橫峰縣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財政決算和2021年前三季度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2021年11月30日在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上
縣財政局局長 劉永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縣人大常委會作2020年財政決算報告,同時對今年前三季度財政運行情況作簡要匯報,請審議。
一、2020年財政決算情況
過去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攻堅克難、擔當實干,有力促進經濟運行平穩發展,財政運行情況總體良好。執行情況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全縣財政總收入13.85億元,比上年增長2.3%,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90.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3%,地方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2.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執行情況:稅收收入完成6.19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受疫情及減稅降費疊加影響,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分別完成3.73億元、0.12億元,比上年下降7.7%、13.8%;企業所得稅完成0.49億元,比上年增長0.8%;城建稅完成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城鎮土地使用稅完成0.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土地增值稅完成0.13億元,比上年下降4.6%;契稅完成0.84億元,比上年增長131%。非稅收入完成1.35億元,比上年增長3.8%。
2020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53億元,比上年下降5.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項目執行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86億元,比上年下降4.1%;
公共安全支出0.89億元,比上年下降12.5%;
教育支出3.87億元,比上年增長6%;
科學技術支出0.23億元,比上年增長0.3%;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0.2億元,比上年下降10.6%;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3億元,比上年下降17.9%;
衛生健康支出2.76億元,比上年下降13.8%;
節能環保支出0.48億元,比上年增長8.5%;
城鄉社區支出3.29億元,比上年下降58.2%;
農林水支出4.75億元,比上年增長34.5%;
交通運輸支出0.93億元,比上年增長207.9%;
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支出4.54億元,比上年增長54.7%;商業服務業等支出0.11億元,比上年增長68.3%;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0.29億元,比上年增長61.2%;住房保障支出0.45億元,比上年增長21.9%;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 0.16億元,比上年增長56.5%;其他支出0.74億元,比上年增長51.1%。
2020年,我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4億元,上級補助收入13.16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收入2.79億元,上年結余結轉收入0.97億元,調入資金6.5億元,收入總量為30.96億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53億元,上解支出0.75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還本支出0.74億元,支出總量30.02億元。
收支相抵,年終結余0.94億元。
根據《預算法》規定,其他有關事項報告如下:
上級補助收入情況。2020年我縣收到上級補助資金13.16億元,下降7.4%。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10.9億元,占上級補助收入的82.8%;專項轉移支付2.12億元,占上級補助收入的16.1%;返還性收入0.14億元,占上級補助收入的1.1%。
政府債務情況。2020年省政府轉貸我縣債券9.7418億元,其中:新增債券8.9537億元(新增一般債券2.05億元,用于義教建設、脫貧攻堅、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及農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專項債券6.9037億元,用于教育、棚戶區改造、老舊管網改造、農田建設等);再融資債券0.7881億元,其中再融資一般債券0.7381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0.05億元,按規定用于置換到期的政府債券。截止2020年,我縣債務余額為25.3676億元,為人大常委會決議批準債務限額的88.4%。其中:一般債務余額9.8756億元,為人大常委會決議批準限額的90.5%;專項債務余額15.492億元,為人大常委會決議批準限額的87.1%。
預備費安排使用情況。2020年,我縣預備費預算安排1860萬元,實際支出1339萬元,按照《預算法》的規定用于突發事件處置及其他難以預見的開支,已列入相關支出科目決算數。預備費具體用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和支援鄱陽縣抗洪搶險救災等方面的支出。
超收收入安排和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收支情況。2020年縣級一般公共預算無超收收入。我縣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無余額。
“三公”經費使用管理情況。2020年,全縣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合稱“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1695萬元,比2019年決算數減少16萬元,比年初預算數節約182萬元,主要是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過緊日子有關要求,減少了相關支出。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506萬元,公務接待費1189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6.51億元,上級補助收入1.54億元,上年結余結轉收入0.18億元,調入資金0.08億元,專項債券轉貸收入6.95億元,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25.26億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1.04億元,上解支出0.31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還本支出0.65億元,調出資金2.94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總量為24.94億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年終結余結轉0.32億元。
(三)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4.49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4.47億元,2020年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當年結余0.02億元,2020年末滾存結余3.34億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0.12億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0.12億元,收支平衡。
以上情況與三月份向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報告的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相比,2020年財政決算無變化。
2020年,財政部門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財政保障。
一是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戰。籌集資金2659萬元,支持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發放“財園信貸通”貸款6976.8萬元、“財園通復工復產貸”4740萬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為全縣50家經營主體落實“兩免三減半”政策,減免金額24.8萬元。
二是持之以恒打好三大攻堅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統籌整合財政涉農扶貧資金9769萬元,達到資金績效考核滿分要求;2020年爭取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8.95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債券主要用于產業園區、社會事業、交通、鄉村振興等領域,充分發揮債券資金擴內需、穩投資作用;投入生態流域治理、重點生態功能區、節能環保等資金5000多萬元,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三是穩步推進財稅改革提效能。堅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額5683萬元;改進預算管理制度,推進零基預算試點、資金績效管理等工作;全面落實政府過緊日子政策,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全面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共盤活量資金1.1億元;加大財政投資評審力度,全年評審項目173個,核減金額9612萬元,核減率11.4%,有效的節約了財政資金;加強財政資金監管,構建起比較健全的財政內控制度體系。
四是千方百計保障改善民生。2020年,十三項民生支出達20.2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71.1%,全面保障了扶貧、教育、社保、醫療衛生等各項民生支出需求。
二、2021年前三季度預算執行情況
前三季度,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16.01億元,占人大通過預算數的106.8%,較上年同期增收2.77億元,增長20.9%,稅占比84.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68億元,增長8.8%,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0.7%。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大項完成情況是:
稅收收入完成5.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2億元,增長3.5%。其中:增值稅地方所得部分完成3.5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收0.13億元,下降3.5%;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完成0.3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收0.05億元,下降12.3%;城建稅完成0.5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12億元,增長26%;契稅完成0.79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資源稅完成0.0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03萬元,增長169.9%。
非稅收入完成2.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48億元,增長24.3%。其中:專項收入完成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09億元,增長27.3%;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完成0.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06億元,增長49.2%;罰沒收入完成0.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16億元,增長33.6%;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完成1.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16億元,增長15.1%。
前三季度,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支6.88億元,下降27%。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57億元,同比增長11.6%;
公共安全支出0.66億元,同比下降6.3%;
教育支出2.31億元,同比增長3.7%;
科學技術支出0.03億元,同比下降36.1%;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15億元,同比下降15.2%;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2億元,同比下降3.7%;
衛生健康支出1.22億元,同比下降19.6%;
節能環保支出0.44億元,同比增長144.3%;
城鄉社區支出0.82億元,同比下降87.3%;
農林水支出3.94億元,同比增長0.3%;
交通運輸支出0.34億元,同比下降65.1%;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06億元,同比下降9.7%;
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0.07億元,同比增長6.4%;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0.18億元,同比下降9.7%;
住房保障支出0.13億元,同比下降68.1%;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0.24億元,同比增長65.2%;
其他支出0.26億元,同比下降0.7%。
前三季度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支持下,全縣財政工作開展扎實有序,預算執行主要特點:
(一)財政收入穩步增長。今年以來,受益于有色金屬價格大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經濟運行保持穩定上升態勢。9月份我縣一般公共預算增幅8.8%,全市排名第五,一般預算收入稅比排名全市第四。
(二)傾力增進民生福祉。前三季度,十三項民生支出11.8億元元,我們始終堅持將“三保”支出作為首保支出,以政府機關的緊日子保群眾好日子,及時兌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提標政策,推動落實了困難群眾救助、基本公衛、普惠金融、貧困戶商業補充保險、老舊小區改造、污水處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實事。
(三)持之以恒打好攻堅戰。支持打好防范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嚴控政府性債務風險,本年應還的債務本息年初全部在預算中安排;實行政府債務動態統計、月報預警等工作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債務風險底線。支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在政策過渡期內,保持現有政策總體穩定,調整優化整合資金用途,將產業發展作為支持重點,全縣計劃整合1億元資金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投入4373萬元用于城鄉污水治理、垃圾處理等人居環境的改善,穩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財源建設,推動財政增收。一是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全面落實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繼續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收費,為企業“松綁”讓利,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發展后勁;用足用好“財園信貸通”、“惠農信貸通”等財政工具,落實財政普惠金融政策,緩解企業融資困難問題,進一步擴大稅源。二是創新縣鄉財政體制,全面總結上輪財政體制利弊,結合省與市縣財政體制改革,廣泛征求意見建議,運用創新思維,構建符合縣情、分配科學、利于發展的新一輪縣鄉財政體制,增強鄉鎮自主謀發展的能力,做大鄉鎮財源,逐步構建多級支撐的財源體系。三是加大向上爭資力度,緊盯國家、省市宏觀政策導向,加強各相關部門工作協調,做好各類項目的對接和申報工作,力爭在地方政府債券、上級轉移支付等方面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二)嚴把支出關口,兜牢“三保”底線。把做好“三保”工作作為當前財政工作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牢將“三保”支出控制在預算盤子內。一是壓減一般性支出,認真貫徹國家、省市規定,牢固樹立政府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嚴格控制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集中財力保障改善民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二是嚴控預算安排,從嚴從緊編制部門預算,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無預算、超預算原則上不得安排支出,督促整改預算執行中的鋪張浪費、績效低下的項目,一律削減或取消把關不嚴、低效無效的資金。三是嚴格財政管理,健全完善財政管理制度,積極開展直達資金、鄉村振興資金安全使用,“三公”經費使用等監督檢查,堵塞制度漏洞,嚴防管理風險。
(三)深化財政改革,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預算編制為前提,以績效管理為核心,投資評審、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監督檢查、內部控制、績效評價等各環節協調聯動的現代財政制度,提升財政綜合治理效能。二是深化部門預算改革,積極推進零基預算改革,逐步探索建立預算支出標準體系,打破財政資金分配的固化模式,建立財政資金能進能出的決策機制;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強化績效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掛鉤,做好“花錢必有效、無效必問責”。三是深化財政“放管服”,推進財政投資評審信息化建設,規范財政電子票據社會化應用,不斷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四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強化資產配置與使用、處置的統籌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