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橫峰縣2019年財政決算和2020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2020年9月3日在縣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上
縣財政局局長 ?劉永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會作2019年財政決算報告,同時對今年上半年財政運行情況作簡要匯報,請予審議。
一、2019年財政決算情況
2019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十九屆七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攻堅克難、扎實工作,有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財政運行情況良好。執行情況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9年全縣財政總收入1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圓滿完成了年初人大批復預算任務。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90.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9億元,比上年增長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項目完成情況是:
稅收收入完成5.99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增值稅完成4.0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企業所得稅完成0.48億元,比上年增長58.1%;城建稅完成0.45億元,比上年增長9.8%;城鎮土地使用稅完成0.13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土地增值稅完成0.14億元,比上年增長9.7%;契稅完成0.36億元,比上年增長49.1%。
非稅收入完成1.3億元,比上年下降15.8%。
2019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16億元,比上年增支4.8億元,增長18.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項目執行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94億元,比上年增長22.1%;
公共安全支出1.02億元,比上年增長20.7%;
教育支出3.65億元,比上年增長5.2%;
科學技術支出0.2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
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0.23億元,比上年下降2.6%;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56億元,比上年下降4.5%;
衛生健康支出3.2億元,比上年增長66.9%,主要是“雙創”工作投入較大;
節能環保支出0.44億元,比上年增長60.1%,主要是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了環保的投入;
城鄉社區支出7.87億元,比上年增長51%,主要是城鄉公共設施建設較多;
農林水支出3.53億元,比上年增長0.3%;
交通運輸支出0.3億元,比上年下降52.1%;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94億元,比上年增長49.7%;
商業服務業等支出0.07億元,比上年下降64.2%;
金融支出0.02億元;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0.18億元,比上年下降11.1%;
住房保障支出0.37億元,比上年下降44.2%;
糧油物資儲備支出0.02億元,比上年下降31%;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 0.1億元;
其他支出0.49億元,比上年下降30.3%。
2019年,我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9億元,上級補助收入14.2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收入1.38億元、一般債券上年結余0.57億元,上年結余收入0.25億元、調入資金8.78億元,收入總量為32.4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0.16億元,上解支出0.6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還本支出0.74億元,支出總量31.5億元。收支相抵,年終結余0.97億元。
根據《預算法》規定,其他有關事項報告如下:
上級補助收入情況。2019年我縣收到上級補助資金14.2億元,增加18.5%。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11.21億元,占上級補助收入的78.9%;專項轉移支付2.86億元,占上級補助收入的20.1%;返還性收入0.14億元,占上級補助收入的1%。
政府債券收支情況。2019年省政府轉貸我縣債券3.97億元,其中:新增債券3.37億元(新增一般債券1.1億元,用于脫貧攻堅、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及農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專項債券2.27億元,用于棚戶區改造與土地儲備);再融資債券0.6億元,按規定用于置換到期的政府債券。
預備費安排使用情況。2019年,我縣預備費預算安排1000萬元,實際支出990萬元,按照《預算法》的規定用于突發事件處置及其他難以預見的開支,已列入相關支出科目決算數。預備費具體用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和屋頂光伏風災受損組件維修等方面的支出。
超收收入安排和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收支情況。2019年縣級一般公共預算無超收收入。我縣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無余額。
“三公”經費使用管理情況。2019年,全縣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合稱“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1711萬元,比2018年決算數減少11萬元,比年初預算數節約194萬元,主要是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有關要求,減少了相關支出。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25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19萬元,公務接待費1015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5.38億元,上級補助收入0.11億元,上年結余收入0.13億元、債券轉貸收入2.59億元,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18.21億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9.9億元,上解支出0.29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還本支出0.44億元,調出資金7.4億元。政府性基金支出總量為18.03億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年終結余0.18億元。
(三)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9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7.15億元,比上年增收1.03億元,增長16.9%;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6.7億元,比上年增支0.9億元,增長15.5%。2019年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當年結余0.44億元,年末滾存結余4.41億元。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19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0.28億元,國有資本經營調出資金0.28億元,收支平衡。
2019年財政工作認真落實縣委十九屆七次全會的決策,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有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一是財政運行量質齊升。2019年財政總收入1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增幅居全市第2位;稅收收入12.24億元,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90.4%,位列全市第一,成為全市唯一突破90%的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9億元,比上年增長8.3%,增幅全市排名第4位。財政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財政收入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增長。
二是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堅決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把減稅降費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優化發展環境,2019年全年減稅降費額達1.5億元規模。扎實開展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工作,全年共清欠253萬元,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推進“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轉型升級,累計發放貸款分別達到0.8億元、0.57億元,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鄉村振興發展。
三是三大攻堅戰穩步推進。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3.37億元,有力助推了秀美鄉村、城市品質與功能提升、棚戶區改造、土地儲備以及高標準農田等公益性項目建設;穩妥化解債務存量,嚴控債務增量,將債務控制在省級核定我縣的債務限額之內;通過多渠道籌集償債資金,提高償債能力。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縣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800萬元,超過省級考核占中央和省投入比例要求;統籌整合財政涉農扶貧資金8609萬元,加強資金使用動態監控;脫貧攻堅成效考核連續兩年獲得省級獎勵,2019年獲得獎勵資金300萬元。確保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年投入4000多萬元用于畜禽污染防治、城鄉環境衛生、污水處理、揚塵防治,投入800余萬元用于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讓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四是民生改善保障有力。八項重點支出達21.91億元,較上年增長27.1%,占財政支出比例72.1%。繼續實施教育優先戰略,發放教育資助金531萬元,教育支出占總支出達12%。城鄉低保財政月人均補差水平分別達到410元和285元;城市五保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35元;農村特困人員集中、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505元和400元。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人均補助提高到60元。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352萬元。縣本級投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學齡前教育新增補助、購買基本醫療保險、購買重大疾病補充保險共1611.55萬元。
五是財稅改革推進有力。印發《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改變預算資金分配的固化格局,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依托扶貧績效管理系統,對9個扶貧領域178個項目實施績效評價。加強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運行管理,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執行數只減不增。加強財政監督管理,精簡督查考核檢查項目,開展津貼補貼、績效工資及福利獎金專項治理回頭看、惠民惠農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會計信息檢查;扎實推進精準扶貧中央、省委巡視及各級督查、暗訪、審計等反饋問題全面整改。加強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全年共評審項目222個,送審金額12.59億元,審減金額1.17億元,審減率9.29%,為財政資金使用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有效遏止了建設項目中的浪費現象。
2019年財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縣人民齊心協力、奮發拼搏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多,財政收入增長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政府性債務進入還本付息高峰期,“三保”、支持打贏三大攻堅等剛性支出增長較快,財政平衡難度加大;隱性債務規模不容忽視,財政風險防控任務艱巨;財政績效管理亟需加強、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研究,強化措施,努力解決。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沖擊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減收,同時,支持“六穩”“六保”等重點領域資金需求剛性不減,預計今年財政收支將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
上半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9.96億元,占人大通過預算數的69.4%,較上年同期減收0.2億元,下降2%,稅占比83.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9億元,占人大通過預算數的78.2%,較上年同期增收0.06億元,增長1%,一般公共預算稅占比71.4%。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大項完成情況是:
稅收收入完成4.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39億元,增長10.2%。其中:增值稅地方所得部分完成2.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收0.13億元,下降4.7%;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完成0.3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收0.01億元,下降3.8%;城建稅完成0.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04億元,增長13.2%;契稅完成0.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65億元,增長809.6%;
非稅收入完成1.6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收0.33億元,下降16.5%。其中: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完成0.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09億元,增長234.7%;罰沒收入完成0.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02億元,增長5.3%;專項收入完成0.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0.02億元,增長9.5%;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完成1.0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收0.46億元,下降30.8%。
上半年,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2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支2.94億元,下降14.6%。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4億元,同比下降20.3%;
公共安全支出0.46億元,同比下降27.5%;
教育支出1.59億元,同比下降31.1%;
科學技術支出0.04億元,同比下降81.2%;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14億元,同比增長15.1%;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億元,同比下降40.2%;
衛生健康支出1.08億元,同比增長17.3%;
節能環保支出0.08億元,同比下降57.4%;
城鄉社區支出3.51億元,同比下降61.7%;
農林水支出3.05億元,同比增長220.8%;
交通運輸支出0.9億元,同比增長753.9%;
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76億元,同比增長194.4%;
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0.06億元,同比增長13.9%;
金融支出0.03億元;
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0.14億元,同比增長21.7%;
住房保障支出0.39億元,同比增長115.8%;
糧油物資儲備等支出24萬元,同比下降84.2%;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0.12億元,同比增長92.7%;
其他支出0.23億元,同比增長30.2%。
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關心支持下,全縣財政工作開展扎實有序。
1.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一是切實做好防控資金保障,建立疫情防控資金撥付“綠色通道”,確保資金足額保障及時撥付到位,撥付防控資金1066萬元,其中縣本級安排資金543萬元。二是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為50戶企業和個人減免房租24.8萬元,上報財復貸企業白名單38家,已貸款企業12家,發放貸款3940萬元,扶持3家企業1260萬元享受再貸款50%貼息政策,穩崗補貼返還失業金16.83萬元。
2.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成效顯著。一是爭取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共爭取債券資金(含中央抗疫特別國債資金)10.41億元,較上年增加7.48億元,增長255.3%,主要用于產業園區、社會事業、交通、鄉村振興等領域,充分發揮債券資金擴內需、穩投資作用。二是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上半年爭取中央、省、市轉移支付資金9.54億元,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2.09億元,中央特殊轉移支付0.75億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資金0.07億元,有效的緩解的我縣的支出壓力。
3.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加強庫款管理,嚴格控制庫款支出,優先用于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以及疫情防控、做好“六穩”工作和落實“六保”任務等重點支出。二是支持實施民生兜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生活,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階段性提高價格臨時補貼,用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政策,支持重點群體就業補貼。
三、扎實做好下半年重點工作
下半年,財政部門將繼續按照縣委十九屆九次全會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發展大局,緊扣縣人代會批準的年度預算目標任務,不斷提高落實決策、執行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保持財政平穩運行,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是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堅決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堅持“放水養魚”、涵養稅源,進一步為企業減輕負擔,增強企業投資發展的信心和動力,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稅源不斷擴大。二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從嚴從緊控制“三公”經費;加大財政支出審核及動態跟蹤,嚴禁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加大財政資金、資產、資本盤活力度,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三是全力做好“三保”工作,開展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清理,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做好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工作。
(二)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支持脫貧攻堅,聚集解決“兩不愁三保障”,進一步集中財力,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妥善化解政府隱性債務存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嚴控法定專項債務風險隱患,多渠道籌集資金消化存量債務,確保政府債務在規模限額內;繼續支持污染防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三條紅線”,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三)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實施教育優先戰略,支持發展公平優質教育。加大公共衛生投入,支持縣域綜合醫改,推進健康橫峰建設。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和各類就業創業補貼扶持政策。支持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推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縣域文化建設。支持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一批民生項目。
(四)全面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規范預算管理,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嚴禁弄虛作假,對錯誤入庫的非稅收入及時退庫,切實提升收入質量。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嚴格執行人大審批的預算,從嚴控制預算調整。試點開展零基預算。二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運用績效管理手段硬化激勵與約束,真正做到“花錢必有效、無效必問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