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府發〔2021〕1號
關于印發《橫峰縣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橫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興安街道辦事處,紅橋場,新篁辦事處,縣政府有關部門:
現將《橫峰縣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橫峰縣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日
橫峰縣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規劃
為鞏固提升我縣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的通知》(教督[2017]6號)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17〕10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推進計劃(2020-2035)的通知》(贛教督委字(2020)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以促進教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動力,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全縣義務教育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義務教育的需求。
二、目標任務
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關于印發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推進計劃(2020-2035)的通知》(贛教督委字(2020)6號)安排,我縣于2027年接受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認定。要求從“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內涵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社會認可度”六個方面達到評估標準。主要目標:
(一)超前規劃,做好預算,科學布局。國道南移后,將城南新區的學校網點布局規劃納入全縣城鄉學校網點布局總體規劃和十四五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之中。根據城鄉生源變化趨勢,城區規劃實施第三中學、第三小學等新建項目,鄉鎮集中做好初級中學和中心小學的改擴建,村完小和教學點滿足學生就近入學并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二)大力投入,高標準建設,擴增學位。城區擴容新建學校,鄉村改建和美化亮化學校,實施教師縣管校聘工程,縮小城鄉辦學條件差異,有效化解學生城擠鄉空和大班額現象。
(三)對照標準,均衡布局,共建共享。從“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內涵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社會認可度”六個方面均衡布局。到2023年35%小學、50%初中達到優質均衡標準,到2025年50%小學、70%初中達到優質均衡標準,到2026年80%小學、90%初中達到優質均衡標準;到2027年全縣義務教育學校100%達到優質均衡發展標準要求,所有指標校際差異系數,小學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三、主要措施
(一)優先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
1、小學學生不足100的學校繼續按100名學生核定學校年度公用經費。
2、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不低于6000元。
3、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4、切實提高教師待遇,保障全縣義務教育教師年均工資收入不低于全縣公務員年均工資收入。
(二)優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
1、按照我縣經濟發展形勢、常住人口規模、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和基本公共服務的需求,2020年編制科學合理、符合國家規定的《橫峰縣2020--2035年中小學校布局專項規劃》。依據中小學建設標準,動態分析教育設施用地的供需狀況,預留足夠的義務教育學校用地。納入縣城中心城區規劃,按照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城市公共設施規劃的規范、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等標準規范,依法實施,不得隨意變更。
2.嚴格新建小區的規劃驗收,教育配套實施與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驗收。對違反城鄉規劃的建設行為進行嚴肅查處,確保義務教育設施用地和建設得到有效落實,保證足夠的學位供給,滿足學生就近入學需要。
(三)保障新建改建學校項目標準和進度
1.加快新建和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進度。2021年起,新建一小綜合樓、實驗小學綜合樓、興安學校教學樓、新篁學校教學樓;實施港邊中心小學和龍門畈鄉霞坊小學兩所小學整體搬遷;實施15所農村中小學食堂改造。2022年起,按照各學校辦學規模,新建一批學生宿舍。
2.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3間以上、2.4間以上。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其中每間音樂專用教室面積和美術專用教室面積均達到優質均衡指標體系標準。
(四)實施消除大班額、大校額規劃
1.建立消除大班額的工作臺賬,加快消除現有大班額。從2020年開始,小學、初中起始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保證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不新增大班額;到2025年消除大班額。到2027年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達到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標準。
2.到2027年,所有2018年9月以后新建的小學、初中學生規模不超過2000人, 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規模不超過 2500 人。2018年9月以前建成的小學、初中學生規模控制在2400人以內,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規模控制在3000人以內。
(五)完善教師招聘和交流機制,統籌優化教師資源配置
1.專任教師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率達到100%。
2.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 的10%;其中,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的20%。
3.依據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學生規模和教育教學需求,定期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和崗位總量,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和崗位數量。深化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我縣義務教育學校城鄉一體化發展結對聯盟建設,打破教師所屬限制,實行動態管理,盤活師資存量,提高使用效益。
4.到2025年,100%義務教育學校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5.加大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學科教師的調整力度,100%義務教育學校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小學、初中均達到0.9人以上。
(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打造名師。
1.針對不同學科、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教師開展精準培訓。專任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
2.設立縣級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所有學校按照不低于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
3.加強骨干教師培養。到2023年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小學、初中均達到1人以上。
(七)推進教育公平,保證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1.繼續堅持就近劃片入學政策,城區公辦小學、初中(不含寄宿制學校)就近劃片入學比例分別達到100%、95%以上。
2.符合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公辦學校就讀比例不低于85%,隨遷子女與本地戶籍學生混合編班統一管理,享受與本地戶籍學生同等的免費義務教育待遇。
3.加強留守兒童教育關愛保護,落實屬地責任,建立家庭、 學校、政府盡職盡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體系,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加強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和救助保護,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確保留守兒童人身安全。
4.針對殘疾少年兒童的實際情況,對能夠適應普通學校就讀要求的,安排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能夠達到特殊教育學校入讀條件的,安排在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到校就讀困難的,成立由教育部門牽頭、醫學、康復、心理和特殊教育專家等人員組成的殘疾少年兒童入學鑒定委員會,對轄區內未入學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實施“一人一案”,送教上門,讓每一名殘疾少年兒童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全縣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
(八)提高教育質量,提升教育滿意度
1.到2021年底,全縣中小學校完成“一校一章程”制定任務。
2.實現“班班通”及“寬帶網絡校校通”全覆蓋,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
3.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建立中小學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4.示范性高中招生初中學校指標到校比例不低于70%,并向農村初中傾斜。
5.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5%以上。
6.繼續加強特色學校建設,深入實施“一校一品”工程,學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進一步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和建議生態建設水平。
7.嚴格按照《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規范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沒有過重課業負擔現象。
8.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III級以上,且校際差異率低于0.15。社會對教育的認可度達到85%以上。
四、組織保障
(一)落實政府責任。充分認識統籌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意義,根據我縣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和改革進程,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擺在優先發展的突出位置, 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
(二)健全協調機制。明確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及時研究解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到位、工作目標按期實現。
(三)強化激勵機制。縣政府建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激勵機制,將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納入效能考核內容。對工作進展快、推進效果好的鄉(鎮、街道、場、辦),縣政府在資金分配、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部門和有關責任人將嚴肅問責。對提前達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標準的鄉(鎮、街道、場、辦),縣政府給予50萬元獎勵。
(四)加強督導檢查。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主要措施落實和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要定期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形成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推進機制,完善督導檢查結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落實問責制度,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部門和有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五)強化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召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動員會、布置會和推進會,充分利用橫峰電視臺、橫峰報、橫峰微生活等媒體宣傳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意義、目標、舉措和成效,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圍,形成全社會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