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黨委宣傳部、文廣旅局、贛江新區黨群工作部,省直相關單位、省屬文化企業:
現將《關于促進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 江西省廣播電視局
2025年3月18日
關于促進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
為推動我省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廣電辦發〔2024〕35號)、《關于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 賦能千行百業的通知》(廣電辦發〔2025〕1號)等文件精神,按照繁榮發展和規范管理并舉的要求,圍繞構建集創作、拍攝、制作、審核、發行、培訓、維權等為一體的微短劇全產業鏈,努力打造中部地區微短劇產業集聚區,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措施。
1.鼓勵優秀劇本創作。組建全省微短劇作家聯盟,每年組織開展創作采風、交流、研討活動,發展繁榮微短劇內容創作。每年圍繞重大主題、重要節點組織開展全省優秀微短劇劇本征集評選活動,并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對入選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精品創作傳播工程優秀劇本且上線播出的,經評選認定,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反映江西題材、體現江西特色、提升江西形象的優秀劇本且上線播出的,經評選認定,給予最高不超過8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入選省廣電局重點扶持的優秀微短劇劇本且上線播出的,經評選認定,給予最高不超過5萬元一次性獎勵。
2.推動拍攝基地區域化、差異化布局。依托贛江新區、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鷹潭拾方光影影視基地、萍鄉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打造各具特色、錯位競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微短劇產業基地(園區)。圍繞“廬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龍虎天下絕”,發揮我省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打造一批文旅特色鮮明的微短劇拍攝基地。支持贛州、吉安等地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建立革命歷史題材微短劇拍攝基地。支持景德鎮發揮陶瓷文化優勢,建立陶瓷題材微短劇拍攝基地。支持全省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建立鄉村振興、特色美食、戲曲體育等微短劇特色拍攝基地。對符合條件的微短劇產業基地(園區),支持申報國家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園區),首次入選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對入選國家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園區)創建單位的,給予相關政策扶持。鼓勵各地、各開發區結合財力實際,因地制宜推動拍攝基地建設,對年接待劇組數量達到50個以上且拍攝天數累計120天以上的產業基地(園區)或微短劇拍攝基地,經審核,給予最高不超過5萬元一次性獎勵。
3.鼓勵在贛取景拍攝。各級黨委宣傳部門、文廣旅主管部門對在江西省內取景拍攝的微短劇劇組提供全周期協拍服務,支持微短劇產業基地(園區)和拍攝基地為項目組提供專業化協拍服務。對在江西取景不少于6處,并充分展現江西特色旅游資源、江西特色文化元素的微短劇,上線播出后,按作品傳播熱度、美譽度、觸達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定,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獎勵。
4.鼓勵微短劇精品創作。對我省企業作為第一出品方的微短劇項目,參評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每件獎勵10萬元,獲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參照中宣部獎勵標準給予1:5配套獎勵。入選廣電總局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征集展播、網絡視聽節目年度推優、“微短劇+”行動計劃等國家級榮譽且上線播出的,經審核,給予版權方每部最高不超過20萬元獎勵;對在頭部網絡視聽平臺上線播出反映良好,播映收益達到200萬元以上的項目,經審核,按照不超過項目實際投資的20%給予扶持,單部作品最高不超過20萬元,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鼓勵引導精品微短劇在廣播電視媒體播出,對在央視首次播出的,區分頻道和時段,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獎勵;對在省級衛視首次播出的,區分時段,給予最高不超過1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文化創意類扶持資金的微短劇或微短劇企業,給予最高1:1的配套資金扶持。
5.鼓勵微短劇作品出海。推動微短劇作品出海,講好江西故事,傳播江西文化。鼓勵和支持企業與海外傳播渠道加強合作,開展內容創作、制作技術、發行播映等方面國際合作,拓展微短劇的多語種海外市場。鼓勵申報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并按照有關政策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獎勵。對獨立制作或與國外廣播影視機構合作,境外播映和宣傳效果突出,年度出口額20萬美元以上的我省微短劇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扶持。對我省企業作為第一出品方制作的優秀網絡微短劇,因文化出海產生的翻譯制作費用,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資金扶持。
6.培育壯大微短劇龍頭企業。支持省屬國有企業進軍微短劇賽道,引導本地重點影視機構擴大微短劇產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進入微短劇產業領域。對首次納入我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統計的微短劇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培育扶持本土網絡視聽平臺企業發展壯大,對在本土注冊、本土拍攝、本土平臺上線的微短劇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年度項目投資額20%的資金支持,最高不超過20萬元。鼓勵支持各類主體在贛主辦、承辦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較高知名度的展會、交易會、論壇等微短劇主題產業活動。
7.提高微短劇審批效率。依托贛江新區“江西網絡微短劇備案服務中心”,組建“江西(贛江新區)微短劇服務中心”,構建微短劇創作生產全流程服務體系,為微短劇企業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協拍服務、人才培訓、技術支持、宣傳推廣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堅持分類分層審核制度,依法依規實行審慎包容監管,對“重點微短劇”,按廣電總局規定的時間和程序,及時完成審核;對“普通微短劇”實行“3+5”工作機制,3個工作日內出具備案審查意見,5個工作日內出具成片審查意見;對“其他微短劇”督促相關平臺提高審核效率,并定期將審核劇目信息上報省廣電局備案。注重從機關、高校、行業協會、企業等吸納一批專業人員,持續加強微短劇內容審查力量,提高審批效率。
8.拓展金融服務扶持。注重發揮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作用,將微短劇納入省文投基金支持范圍,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的優質項目,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與文化影響力的微短劇作品。
9.加強微短劇版權保護。依托贛江新區“江西網絡微短劇版權快維中心”,為微短劇企業從創作到發行提供備案、平臺、維權一站式的版權服務,幫助微短劇制作主體維護合法權益。加強對微短劇侵權盜版行為的監測和管理,對我省平臺發生的微短劇侵權盜版行為,采取內容下架、賬號限流、賬號封禁等處置手段。對侵權盜版行為嚴重的,協調執法部門、版權方等相關機構依法進行打擊和維權。加強微短劇版權交流合作,完善版權授權使用傳播機制,推動優質微短劇的創作和傳播,保障微短劇產業鏈各方的合法權益。
10.強化微短劇人才支撐。積極開展微短劇人才培育工作,鼓勵支持省管高校和民辦院校設立微短劇相關專業,為微短劇產業繁榮發展培育和儲備一批專業人才。發揮江西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協會的職能作用,推進高校與影視機構在學術研究、人才培訓、行業活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微短劇制作主體或相關社會組織開展群演、拍攝、燈光、道具、化妝等技能培訓,努力培養“一專多能”的微短劇全鏈條專業人才。支持微短劇企業引進和培育制片、編劇、導演、剪輯等優秀微短劇人才,將符合條件的人才納入“贛鄱英才計劃”人文社科創新人才項目等省級人才工程相關推薦選拔范圍,對獲得相關獎勵榮譽的微短劇人才及時開展高層次人才認定,認定后享受子女就學、醫療保障、稅收、貸款等優惠政策。
本措施扶持獎勵資金從省委宣傳部現有資金渠道中安排。本措施扶持獎勵對象為我省從事微短劇創作生產的影視制作機構,涉及信用等級評定的機構須上一年信用等級評定結果A級及以上。同時符合本措施中多個以上條件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獎勵。
本措施自文件印發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