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市局相關科室、下屬事業單位:
根據《江西省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全省不動產登記便民利企增效行動方案>的通知》(贛自然資辦發〔2022〕5號)以及市政府“人生、法人十件事”聯辦改革工作部署,市局研究制定了《全市不動產登記便民利企增效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
全市不動產登記便民利企增效行動方案
為進一步優化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持續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水平,推動省市“一號改革工程”落地見效,按照《江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全省不動產登記便民利企增效行動方案的通知》(贛自然資辦發〔2022〕5號)以及市政府“人生、法人十件事”聯辦改革工作部署,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市深化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效果導向,按照市局黨組提出的不動產登記“快、準、好”總體要求,圍繞“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減時限”,突出機制創新和技術引領,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一窗綜合受理”窗口,高效推進“互聯網 不動產登記”,不斷提升登記業務“全程網辦”和“一網通辦”服務質量,打造不動產登記“上饒樣板”。
二、工作任務
(一)進一步推動“互聯網 不動產登記”。升級改造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臉識別、在線支付等技術在登記領域的全面高效應用。進一步完善不動產集成服務平臺,進一步統一不動產登記系統、辦事流程、要件材料,推動實現信州區、廣信區、廣豐區、經開區、高鐵經濟試驗區五個中心城區同城通辦。各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要會同財政、住建、稅務、大數據局等部門,以省級“一窗辦”統一在線受理系統、“贛服通”平臺為依托,加快建立“不動產網上登記辦事專窗”,提供登記信息查詢、抵押登記、預告登記、電子證照申領等業務“一網通辦”服務,開通網上完稅、網上繳費等功能,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辦理,構建“外網申請、內網審核”模式。
(二)進一步推動不動產登記集成服務。加強部門協作,不斷提升“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工作成果,可以通過網上辦理、數據共享實現的事項、環節要全面取消,可以通過部門內部辦理的一律不得要求群眾跑辦。不斷優化稅務繳納方式,推動稅務部門通過不動產登記共享數據先行進行查詢核稅,登記部門通過完稅共享數據辦理不動產登記。不斷創新登記簡化模式,有條件的縣(市、區)可以以浙江省為標桿,試行新建商品房首次轉移登記“一證通辦”,購房人憑身份證辦理商品房首次轉移登記,實現“零資料”辦理。
(三)進一步推動不動產登記延伸服務。要聚焦企業、群眾所急所盼,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 金融服務”一站式服務,建立銀行貸款與抵押登記協同辦理機制,依托“一窗辦事”平臺,實現銀行貸款與抵押登記協同辦理,滿足不動產抵押登記網絡化的查詢、登記、注銷等功能。要進一步推動登記服務場所延伸至銀行網點,通過數據信息共享服務,抵押人可以在協作銀行網點現場簽訂抵押合同時提交抵押登記申請材料,無需再到登記機構提交申請,實現抵押登記業務“一次不跑”。逐步推動不動產登記業務向房地產企業、公證機構、中介機構、鄉鎮街道等延伸,實現多點辦、就近辦。深化“不動產登記 民生服務”一鏈辦,群眾在申請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的同時,可以一并申請辦理水、電、氣、網、視等過戶關聯業務。逐步推進“不動產登記 司法查控”不見面辦,實現不動產登記與司法相關業務協同辦理。
(四)進一步推動登記服務效率再提升。全面梳理并清理登記全程審批環節,能再精簡的一律精簡,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壓縮的一律壓縮,全面實現首次登記3個工作日內辦結,一般不動產登記2個工作日內辦結,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進一步壓實做細首問負責制、跟蹤辦理、上門服務、預約服務、郵寄證件等便民服務措施,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積極穩妥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完善“處辦分離、聯審聯批、保留追溯”以及相關容缺辦事機制,提高化解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五)進一步推動登記與測繪服務創新。以市本級為標桿,切實推進不動產登記領域“多測合一”,實現不動產測繪成果統一審核入庫,推進建設工程項目前期的土地勘測定界(測繪)、規劃定線放樣和房屋建筑面積測算成果在不動產預告登記、在建工程抵押登記等環節共享使用;建設工程項目竣工階段的規劃核實測量、綠地核實測量、用地復核測量和房產測繪成果在不動產權調及首次登記時共享使用。
(六)進一步推動登記數據質量和應用。不斷強化不動產登記數據基礎,加快不動產登記存量數據整合與質量提升,形成空間參考一致、邏輯關系正確、歷史信息完整的不動產登記數據庫。切實做好存量數據匯交,確保今年年底前完成規范完善的存量數據補充匯交。建立不動產登記數據異地容災備份庫,認真做好不動產登記數據異地容災備份和備份庫建設工作;利用完整、準確的數據庫切實推動不動產權屬爭議調處工作,確保爭議調處在初始、矛盾化解在當地、信訪不上移,維護經濟社會和諧穩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優化營商環境是省、市深化發展和改革的“一號工程”,不動產登記是優化營商環境評價的重要指標,是涉民涉企服務的高頻事項。各地要深刻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研究解決推進落實過程中的各類問題,明確工作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方案(各地不動產便民利企增效工作方案于3月30日前報市局確權登記科),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有力有序推進。
(二)加強統籌協調。不動產登記便民利企增效行動涉及多個部門、多個事項、多個環節,需要各有關部門的橫向聯動和市、縣的縱向協同。各地要加強統籌協調,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切實加強與公安、民政、法院、財政、住建、市場監管、大數據、稅務、銀保監等部門工作協同,形成合力,建立日常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問題,穩步推進工作。
(三)加強隊伍建設。各地要優化不動產登記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提高業務創新能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業務培訓,通過業務技能競賽、爭創黨員先鋒崗、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等,鼓勵從業人員參加不動產登記代理人職業資格考試,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不動產登記窗口建設,積極參加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全省不動產登記示范窗口建設和申報。
(四)加強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媒體,大力宣傳不動產登記便民利企增效行動舉措、成效,既讓群眾及時了解不動產相關政策,切身體驗改革紅利,也通過宣傳等手段廣泛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為優化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