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多次部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將“多規合一”列為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2019年5月,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啟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現“多規合一”;2023年9月,江西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江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全面開展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啟動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并進一步明確了重點工作任務和審查要點等。
二、編制過程
按照國家和省市縣部署要求,我鄉于2023年12月成立以鄉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領導小組,由縣自然資源局牽頭組織編制《橫峰縣姚家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過程中,鄉政府始終高度關注、高位推動,縣自然資源局組織工作專班,聘請高水平規劃設計團隊。
《規劃》編制正式啟動于2023年12月,通過部門座談、鄉鎮訪談、實地踏勘、資料查閱等,于2025年3月形成初稿方案,并密集參加縣自然資源局工作調度等;2025年6月3日至7月2日,成果內容通過縣政府網站開展社會公示。
三、編制的總體思路
一是落實國家戰略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統籌推進鄉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科學謀劃國土空間格局,建立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與高安全保障。
二是與上位規劃緊密銜接。嚴格以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指南等政策文件為主要依據,全面落實上饒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橫峰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等上位規劃要求,在確保與政策文件、上位規劃不抵觸的前提下,充分結合姚家鄉國土空間稟賦特征,對全域國土空間的保護、開發進行細化規劃指引。
三是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融合。充分認識鄉域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等存在的問題與風險,把握未來發展機遇,挖掘鄉域國土空間資源價值,并結合鄉政府的重大決策等,圍繞解決實際問題和實現長遠目標,提出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的措施與路徑。
四、規劃的主要內容
《規劃》成果內容共十四章一百八十七條,主要內容如下:
(一)規劃總則。明確了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規劃目的、定位、原則、依據、范圍、期限及效力等。
(二)現狀分析與問題識別。一是梳理了姚家鄉國土空間本底特征;二是對鄉域提出了國土空間存在的問題與風險;三是闡述了國土空間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三)戰略目標與指標體系。一是落實上位規劃要求,明確發展定位、目標愿景和規劃指標;二是提出了區域協同發展的思路與重點。
(四)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是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三條控制線;二是構建了鄉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格局;三是劃定了鄉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并明確了管控要求。
(五)保障綠色高效的農業空間。一是構建了鄉域農業空間新格局;二是支撐鄉村振興與鄉村布局優化。
(六)維育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一是構建了鄉域生態系統保護格局;二是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自然保護地分區管控,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七)塑造特色鮮明的魅力空間。一是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二是構建歷史文化保護體系;三是優化全域旅游空間格局;四是強化城鄉風貌指引與管控。
(八)自然資源保護利用。逐項提出耕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及自然保護地等的保護與利用目標、政策及措施等。
(九)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逐項提出國土綜合整治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重點工程。
(十)綜合支撐體系。系統對全域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及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出規劃設計指引。
(十一)村莊規劃編制指引。一是明確鄉域城鎮村空間格局;二是推進村莊規劃編制指引;三是支撐鄉村振興與建設指引。
(十二)集鎮空間布局。一是明確集鎮范圍、發展規模與方向;二是集鎮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綜合防災減災體系等提出規劃設計指引。
(十三)規劃傳導落實。一是明確了集鎮詳細規劃傳導的要求;二是對鄉域內村莊規劃編制進行傳導,提出村莊發展指引與指標分解;三是細化梳理了鄉域重大項目及近期行動計劃。
(十四)規劃實施保障。一是落實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的領導;二是提出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三是完善規劃管理監督體系的建議;四是完善公眾參與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