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的必要性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建立“五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其中“五級”指全國、省級、市、縣、鎮(鄉)五個層級,其中鎮(鄉)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需嚴格傳導落實縣級規劃對鄉鎮下達的各條控制線、各項控制指標,并深化縣級規劃傳導的國土空間規劃分區、規劃項目庫等內容。2023年9月,江西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江西省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規程(試行)》,2024年12月,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規程(DB36/T 2088-2024)》,相關技術規程的逐步完善與發布就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編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確了內容。
二、編制過程
《橫峰縣司鋪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啟動于2022年01月,開展了實地踏勘、部門對接、資料查閱等;2024年3月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省政府批復啟用后全面推進編制,至2024年10月形成初步方案,期間與縣自然資源局、城鄉規劃研究中心、司鋪鄉人民政府密切對接;至2025年5月《規劃》內容持續深化完善,進一步補充了現場踏勘及加強了與縣直相關部門的溝通等;2025年6月3日至7月2日,成果內容通過縣政府網站開展社會公示。
三、規劃的主要內容
《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圖件、說明三部分。
文本共十二章一百三十五條,主要內容如下:
(一)規劃總則。明確了規劃編制的原則、依據、范圍和期限等。
(二)現狀分析和問題識別。一是系統梳理了全域現狀概況,包括自然地理格局、歷史人文資源、社會經濟條件、支撐體系現狀、國土空間底數等;二是分析總結了鄉鎮的國土空間發展的核心優勢、突出問題及風險識別。
(三)戰略目標與指標體系。明確了鄉鎮的發展定位、發展戰略、人口規模及規劃指標。
(四)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是明確了鄉鎮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二是明確了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重要控制線的規模分布及管控要求;三是明確了全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與管控。
(五)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明確了全域耕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的實施路徑。
(六)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明確了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的實施路徑。
(七)綜合支撐體系。明確了全域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基礎設施配套、產業空間布局、綜合防災體系等支撐體系內容。
(八)歷史文化保護。明確了鄉鎮的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等內容。
(九)鄉村風貌指引。明確了鎮村特色風貌結構與全域分區風貌管控指引等內容。
(十)鎮村體系布局。一是明確了鎮村結構,包括鎮村等級結構、規模結構與職能體系等內容;二是明確了村莊規劃指引,包括村莊分類、村莊建設邊界劃定、村莊規劃編制指引等內容。
(十一)集鎮空間布局。明確了集鎮用地布局、交通組織、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綠地系統與開敞空間、風貌特色管控、住房建設與人居環境整治、“四線”管控等內容。
(十二)規劃傳導與實施。明確了規劃傳導、近期行動計劃、規劃實施保障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