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受姚家鄉人民政府委托,現向大會做政府工作報告,請予以審議,并請其他列席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極具挑戰、極其不易的一年。面對經濟下行和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市縣有關工作要求,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鄉人大的支持和監督下,全鄉上下咬定目標、奮發努力,以“再創第一等工作”的信念和標準,推動各項工作協調發展、穩步前進。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推項目、強投資、促發展,增長后勁顯著提升。通過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以產業為根基、以項目為抓手,著力融合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穩步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涉及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實驗室裝備制造、文化影視產業等行業領域。2022年簽約項目3個,開工項目2個,投產項目1個,總投資額達14億元。其中,橫峰影視城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迎接央視電視連續劇進組開拍;上饒淦峰銅材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銅箔項目總投資9.8億元,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60億元,目前已完成環評、立項、能耗等審批程序,即將開工建設。積極開拓產業富民之路,做大做強水稻制種特色產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打造標準化水稻制種產業基地4000余畝,流轉土地4000余畝,其中脫貧戶土地563畝、涉及脫貧戶173戶;帶動339戶農戶就業,其中脫貧戶109戶,占全鄉脫貧戶的35%,戶均增收逾萬元。推廣水稻機械化播種,水稻制種綜合機械化率實現全覆蓋,生產優質商品種子30萬公斤。新引進紅芽芋種植300畝、辣椒種植100余畝,建成20萬只鵪鶉高密度養殖基地,投建600余平方米糧食烘干廠房,帶動脫貧群眾就業增收,可增加務工工資收入600余萬元。立足秀美鄉村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文旅產業,2022年共接待游客1.5萬人次,各類文旅經營主體綜合收入突破20萬元。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守紅線、興產業、謀共富,鄉村振興扎實推進。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加強防貧監測和動態管理,實行“一月一監測、一月一分析、一月一調度”機制,對返貧監測對象制訂“一戶一策”幫扶措施,推動政策落實更穩、群眾增收更快。2022年以來累計排查3641戶15218人,新增監測對象10戶43人,現已消除風險3戶8人。申請防貧保險 10 人,理賠金額達11.22萬元。積極拓寬就業渠道,與浙江溫嶺市人社局建立勞務合作,舉辦“春風行動”暨春季現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1600余個,幫助170人成功就業,安置公益性崗位197人;發放一次性交通補助511人23.99萬元,促進脫貧勞動力有序轉移。加強金融政策扶持,支持54戶發展產業,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235.2萬元。2022年,全鄉集體經濟總收入合計328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47萬元。建檔立卡脫貧群眾年人均純收入達1.82萬元,較上年增長11.1%。全面落實教育幫扶工作,落實脫貧戶、監測戶家庭子女教育資助政策,聯合社會力量開展金秋助學、99公益、六一走訪慰問、教師節表彰等活動,發放教育資金5萬多元,捐贈學習電腦15臺。2022年,姚家鄉高考錄取一本院校人數20人,其中雙一流院校2人;中考“三率”,即中考優秀率、及格率和重點高中錄取率,均為農村中學第一,創歷史最好成績;姚家中心幼兒園代表橫峰縣接受上饒市標準化幼兒園評估認定工作,得到市、縣領導好評。2022年安排銜接資金項目15個,總投資559.79萬元。2022年11月,中央農辦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在江西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主持召開座談會,姚家鄉作為全省4個鄉鎮代表之一,在會上作交流發言。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抓生態、強治理、美環境,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堅持統籌規劃、全域實施,構建起以政府為主導、以村為主體、群眾廣泛參與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全力推進精致和美姚家建設。健全“巡查+考核+管護”機制,全鄉劃分7片59個戰區,采取隨機抽查、交叉檢查等形式對村日常管護進行考核打分,加強對垃圾桶等公共設施管護力度,在全鄉營造了“黨員爭先鋒、干群齊動手、清潔家園創新顏”的良好氛圍。細化10項整治提升行動具體工作任務,開展“清、拆、建、管、制”五大行動,全鄉合計拆除余房163棟(間),12759平方,雞鴨棚等雜物間219間、6349平方,圍墻26處、683平方,鋼棚97處,1698平方,圍網20797米,遷(平)墳24處、清理河塘28口、溝渠23257米、改(填平)旱廁32處。累計組織人居環境整治20余次,投入工作經費200余萬,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呈現出清潔、整齊、優美、舒適的美麗畫卷。2022年度,我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全市和全縣綜合考評中均排名第一。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改革新機制,以“盤活資產資源、激發振興活力”為目標,以保障和維護農民宅基地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為導向,以規范宅基地使用為突破口,走出一條“職責明確、管理規范、布局合理、節約高效”的農村宅基地改革新路子。堅持黨建引領宅基地改革的理念,以村黨支部(黨小組)為核心,突出理事會實施,發揮群眾主體,選優配強組建41個組級理事會參與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宅基地管理。全面推行宅改新規,進一步盤活閑置宅基地、農村空閑地等資源,整合涉農資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優先保障村民建房和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前提下,用好、用足、用活退出的空閑宅基地,發展旅游壯大經濟,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社會治理新格局。2022年8月4日,全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和規范管理工作現場會姚家鄉王家自然村作為參觀點。
一年來,我們致力于惠民生、優服務、保平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大力推行“移風易俗”,引導村民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構建精神家園。積極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三講一評、抵制天價彩禮簽名、推薦姚家好人等活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積極開展“八五”普法工作,運用“村村通”廣播,開展案例普法、鄉音說法,推動普法宣傳進村入戶,增強群眾法律素養和法治意識。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加強基層維穩工作,共創平安姚家。百家村入選第七批江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打造“黨建+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2022年共召開協商議事會16次,共計290余人參與協商議事,幫助解決群眾急難煩心事20件。為應對解決2022年旱情,組織鄉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為每個制種田塊找水源,現場指揮鄉直部門連夜架設電路、疏浚溝渠,調配抽水設備,擼起袖子搶救水稻制種田塊3100余畝,受到種植戶的紛紛“點贊”。累計投入364萬元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投入水泵42臺,電動機2臺,電線電纜3500余米,管材6000余米,搶修溝渠7600余米,清淤9000余米,山塘維修8座,新增飲水、灌溉機井9個,河堤修復400余米,保障13000畝農田的灌溉需求,及時解決群眾飲水困難。全鄉13153人參與2022年城鄉醫療保險、6647人參與養老保險,脫貧人口和監測人口“兩險”參保率均為100%。“兩險”參保率位居全縣前列。為58戶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資金6.9萬元,發放特困補助資金20.1萬。2022年發放低保補助資金377萬元,清退不符合條件低保戶12戶16人,實現“應保盡保、應退則退”,切實解決社會敏感詞,請謹慎使用。生產生活困難。全鄉現有殘疾人392人,免費發放殘疾人輔具16套,落實殘疾人無障礙改造項目7個。開展烈屬、困難軍屬和退役軍人的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在全鄉營造緬懷先烈、關愛烈屬的濃厚氛圍。
這一年,工會、共青團、婦聯、人武等各項工作正常開展,取得了新成績,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同志們, 2022年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離不開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離不開全鄉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謹代表姚家鄉人民政府,向在全鄉各條戰線、各個崗位上辛勤耕耘的干部群眾,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姚家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還存在短板,鼓勵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舉措還不夠多,部分帶貧經營主體帶動能力還不夠強。基本公共服務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多短板,民生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作風整頓建設還有不少的路要走,基層服務效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還存在不少堵點。
對此,我們一定要以更加清醒的頭腦、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扎實的作風,直面問題挑戰,加以攻克解決,不辜負人民群眾的希望和重托。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姚家啟航新征程展現新作為的一年。我們要搶抓機遇,厚植優勢,真抓實干,乘勢而上,促進經濟大跨越、齊奔共富路,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譜寫姚家新篇章。
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立足培優做強,在動能轉換中構建產業新體系。
堅持大抓工業,全力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文章。高質量發展要靠“自身骨頭長肉”,大抓產業,加快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支撐。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持續夯實發展基礎。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緊緊圍繞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智能制造和鋰產業等主導產業,推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爭引進重大項目3個以上,推動江西中崛電力科技、上饒淦峰銅材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在談項目簽約落地工作,千方百計幫助企業破解資金、資源、土地等要素制約。堅持農業筑基,全力保障糧食穩產增收。積極推進稻油輪作,2023年計劃落實水稻制種面積6000畝,其中早制800畝,中制4400畝,秋制800畝;計劃完成油種植6500畝,油菜制種100畝,力爭實現“一田雙收”、質效雙贏。嚴格管控琯山村462畝重金屬超標農田,全面落實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舉措。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積極對接有關部門,加強對化肥、農藥、地膜等使用,以及畜禽水產養殖廢棄物、農作物秸稈處理等工作指導,確保糧食安全。
聚焦鄉村振興,在固強補弱中繪就鄉村新畫卷。
強化監測幫扶,守牢防返貧底線。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縣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部署,進一步強化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措施落實,加大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推進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積極鼓勵和引導脫貧群眾做產業、興家業;加大進村入戶、就業幫扶、慰問關愛等工作力度。聯合縣職能部門加快推進重點村村莊規劃工作,確保省定重點村每年投入不少于100萬元,縣重點村投入不少于30萬。注重三產融合,打造“土特產”農旅品牌。姚家鄉是全紅鄉、民族鄉、城郊鄉、資源鄉,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以黃道故居、弋橫暴動舊址為紅色底蘊,以白枇杷、蔗糖、蜂蜜、馬家柚等為綠色支撐,以家庭農莊、民宿、體驗作坊為載體,深入挖掘整合各項資源,推進農業、農產品粗加工、研學旅游等三大產業的深讀融合。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產業模式,形成利益聯結體,實現從單一的農家樂邁向鄉村觀光、
休閑度假、養生養老、康體健身、鄉村生活和鄉村產業化等多元化發展。
注重品質提升,在精建細管中塑造鄉村新形象。
突出環境秀美,持續鞏固人居環境。加強對全鄉保潔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工作標準及要求,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持續落實“五定包干”“日清日掃”“門前三包”長效管護機制,做到家家戶戶齊動手,干干凈凈奔小康。寫好增綠護綠文章,鄉村振興,生態是根本。在今后工作中,大力實施退耕還林、特色中草藥種植、經濟作物種植,把荒山野地變成金山銀山,在增加森林覆蓋率的同時富了群眾的口袋,真正激發群眾愛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突出人文和美,深入開展倡樹文明新風活動。持續推動“姚家好人”評選工作,廣泛宣傳好《鄉規民約》,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利用率,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宣講及惠民為民活動,極力遏制婚喪喜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炫富斗富、盲目攀比等歪風陋習,不斷涵養文明鄉風、村風。深入貫徹縣委“大抓基層年”工作要求,推進服務下層。進一步整合鄉村便民服務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務平臺,持續實施“365天不打烊”,打通基層服務“最后一公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力共治共享,在風險防范中探索治理新路徑。
抓好民主治理,打造共治格局。嚴格“四議兩公開”村級事務決策機制,切實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加大“三務公開”監督力度。總結推廣好客王家村民民主政治道路的好經驗好做法。緊緊圍繞“治理有效”任務目標,創新自治形式,落實村規民約,推動鄉村治理重心下移。完善村民議事決策主體和程序,推進政務公開,進一步健全村級議事協商制度,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等組織作用,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抓實平安建設,確保共享成果。牢固樹立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觀念,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心頭,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全年不發生一起重大安全責任事故。持續開展學校、集鎮等重點區域社會治安排查整治工作,強化“網格化”建設,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原則,采取定時、定人、定點、定責辦法,每月開展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對排查出的糾紛,建立臺賬,明確職責,責任到人,做到問題不激化,矛盾不上交。
打造過硬隊伍,在為民服務中彰顯政府新作為。
聚焦落實強作風,始終做到高效履職。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找準自己的“位”與“責”,全力打造人民放心、人民滿意、人民點贊的服務型政府。完善薪酬激勵量化考核機制,堅持選賢任能“四個堅持、八個不”具體要求,有效調動干部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強化“分秒等不起、時刻坐不住、處處慢不得”的效率意識,全面提升行政效能。聚焦底線強作風,始終做到廉潔履職。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踩紀律的“高壓線”,不打紀律的“擦邊球”,堅定“干事且干凈、干凈加干事、干事能成事”的勤廉追求。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力倡導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堅持政府過“緊日子”,群眾過“好日子”,政府支出能省則省,把有限財力用到加快發展和民生保障的刀刃上,積極謀劃一批民生改善項目,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各位代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我們將繼續按照民生實事“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的理念,經過廣泛征集和充分討論,梳理形成了11項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提請各位代表票決。我們將根據票決結果,緊扣目標要求,認真組織實施,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各位代表、同志們,百年征程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唯有克難奮進,美好的藍圖才能早日實現;唯有苦干實干,遠大的目標才能早日達成。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為姚家鄉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