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安防委各成員單位:
現將《橫峰縣2025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征求意見稿)》發給你們。請認真研究,并于2月19日(周三)下午下班前將有關意見建議反饋縣安防委辦(蓋章PDF版和WORD版)。無意見也請書面反饋。
聯系人:吳志超 18279130495,郵箱:hfxyjglj@126.com。
附件:《橫峰縣2025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征求意見稿)》
橫峰縣安防委辦公室
2025年2月13日
附件
橫峰縣2025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征求意見稿)
2025年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深刻汲取新余市渝水區“1·24”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教訓,圍繞“生產安全事故持續下降,堅決防范遏制較大事故,堅決根絕重特大事故”的目標,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動落實固本強基提升本質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體系,在安全理念、責任、規劃、法治、標準、科技、工程、素質等方面補短板、強弱項、固根基,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切實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扎實推進全縣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一、聚焦思想引領、責任落實,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1.著力增強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推動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列入黨委宣傳工作重點。建立安全生產輪訓制度,分級分批組織黨政領導干部進行安全生產培訓。黨校(行政學院)要把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列入課程計劃,切實提升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應急管理局會同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2.壓實黨政領導責任。嚴格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及江西省實施細則,制定并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將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履職情況納入黨委巡視巡察、黨委政府督查重點。推動安防委主要負責同志定期研判重大安全風險,主動協調跨區域跨部門安全工作及新業態新風險,切實解決安全生產突出問題。[縣安防辦組織,縣各行業(領域)安委會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3.壓實部門監管責任。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原則和我省“三管三必須”實施細則,進一步推動各行業部門落實部門監管責任,進一步明確職能交叉的新業態新風險。推動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成立安委會,同時建立健全行業安委會工作職責、運行機制和工作制度,加強重點行業領域重大安全風險分析研判,強化事前預防。按照“厘清風險、分級分類,明確責任、精準施策,總結經驗、示范推廣”的原則,督促指導重點行業(領域)參照消防、文化旅游等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指南,編制本行業、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指南。[縣安防辦組織,縣各行業(領域)安委會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4.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指導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實際負責人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開展安全生產培訓,持續提升安全管理素質能力。進一步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引導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辨識安全風險,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推動分批組織重點企業開展安全生產述職,制定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督促和指導企業編制全員安全責任清單,制定并落實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高危行業企業風險點包保工作制度并嚴格考核。[縣安防辦組織,縣各行業(領域)安委會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5.落實安全防范警示日制度。嚴格貫徹執行《上饒市安全防范警示日制度》,堅持以每月16日為全縣安全防范警示日,督促各鄉鎮(街道、辦)和各部門制度化、常態化開展安全防范警示日活動,切實推動各級黨委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單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縣安防辦牽頭組織,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6.建立健全安防辦運行機制。優化調整“安防辦+行業安委會”運行機制,推動9個行業領域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單位分管領導擔任安防委辦公室主任,進一步理順“統”與“分”的關系,系統制定并落實安防辦辦文、辦會、通報、警示、督查、督辦等工作制度,強化安防辦統籌協調職能。[縣安防辦組織,縣各行業(領域)安委會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7.著力強化安全生產督查檢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安全生產考核巡查辦法》要求,完善安全生產考核巡查機制,打好巡查、督查、檢查“組合拳”,切實為基層和經營單位減負、賦能。在重大活動、重大節假日期間,綜合采取“四不兩直”執法檢查、夜查夜訪、專家指導幫扶等措施,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明查暗訪。創新縣安防辦督導方式,在“一聽二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縣安防辦和行業部門技術支持、執法保障作用,探索開展督查檢查與精準執法有效融合的路徑。[縣安防辦組織,縣各行業(領域)安委會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8.著力強化事故信息報送和事故調查處理。嚴格執行事故信息報送制度。典型事故及涉及瞞報、謊報事故的一律提級調查或掛牌督辦,涉及遲報事故的一律通報約談并嚴肅處理。嚴格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壓實責任追究辦法,加大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問題事前問責力度。認真落實《江西省安全生產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嚴格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被“一票否決”的地方和部門不得評為綜合性先進單位,班子成員不得評為先進個人;黨政主要負責人和有關人員一年內不得評先評優和提拔重用。[縣安防辦組織,縣直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二、聚焦源頭防控、治本攻堅,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9.抓實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深入推進治本攻堅“十一大行動”。結合今冬明春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強重點行業領域“一件事、全鏈條”監管。加大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宣貫力度。推動完善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督辦制度。2024年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原則上2025年底前清零。督促企業健全重大事故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主動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并落實整改措施的,免于行政處罰,不查不改的,予以“一案雙罰”。推進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和設備更新改造升級,加快安全生產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打造一批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桿企業,采取減少檢查頻次、復產驗收優先等正向激勵政策。[縣安防辦組織,縣各行業(領域)安委會督促,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0.抓實源頭風險預防。健全安全生產形勢分析機制,每月開展分析研判。制定高危行業領域禁限控目錄,嚴把項目審批安全關。推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礦山”“小化工”有序退出。推動縣級城區各類功能區,每5年至少開展一次整體性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并落實防控措施。[縣安防辦組織,縣各行業(領域)安委會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1.抓實突出問題整治。加強冷庫和電氣焊作業全生命周期安全監管,加快推進電氣焊作業“賦碼加芯”,嚴格生產性涉氨冷庫管理,推動醇基燃料安全監管。緊盯外包工程、靈活用工等重點領域,試生產、檢維修、復工復產等關鍵環節,動火、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中介機構違規從業、特種作業證造假、違法轉包分包、運輸企業車輛“掛而不管”等突出問題,強化系統施策、標本兼治。常態化推進實施安全生產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縣安防辦組織,縣直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三、聚焦重點領域、系統施治,持續加強風險防控
12.強化交通安全整治。鞏固提升“三個一律”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加強校車、“定制公交”安全監管,督促老年旅游團、學生研學等承接主體依法選用合規客車。嚴管“兩客一危一貨一面”等重點車輛,嚴查“三超一疲勞”等重點違法行為。深入推進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推動客運、普貨及渣土運輸等車輛安裝盲區雷達,實現變型拖拉機“清零”目標。針對性加強重點地區鐵路安全監管安全管理。[縣道路交通安委會牽頭,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教體局、縣文廣旅局、縣火車站等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3.強化建設領域安全整治。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負總責,以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機械、腳手架、暗挖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有限空間作業為重點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嚴格落實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專項施工方案,嚴厲打擊轉包、違法分包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加強高速公路、鐵路、大壩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持續推進全縣房屋廉政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存在安全隱患的經營性自建房整治銷號動態清零。[縣建筑施工和城市運行安委會會同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4.強化消防安全整治。持續推進全縣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鞏固深化“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綜合治理行動成效,建立消防監管長效機制。部署開展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消除突出風險隱患。聚焦火災易發多發行業領域和重點場所,組織相關部門實施分類整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指導督促各地政府掛牌督辦一批重大火災隱患。緊盯全國、全省兩會和春節、“五一”、國慶等重要節點,提前謀劃,精準防控。[縣消防安委會牽頭組織,縣直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5.強化礦山安全整治。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和我省實施意見,推進八項硬措施落實。推進打非治違,采取約談曝光、聯合懲戒、移交問責、提級調查等手段,嚴厲打擊隱蔽工作面、不按設計建設生產等違法違規行為。開展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超前治理,實施普查成果“一張圖”管理。加強“五職”礦長和“五科”技術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縣應急管理局牽頭組織,縣直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6.強化危險化學品安全整治。持續深化油氣儲存企業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加強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審管銜接。落實《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推動有關企業按要求完成整治、改造,推進化工行業企業安全整治提升。[縣應急管理局牽頭組織,縣直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7.強化燃氣安全整治。建立嚴進、嚴管、重罰的城鎮燃氣市場監管機制,嚴格燃氣經營許可、氣瓶充裝許可審批及事中事后監管,強制退出明令淘汰的燃氣“灶管閥”,嚴禁高層建筑內使用瓶裝液化氣。緊盯餐飲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燃氣安全風險隱患持續開展排查整治。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納入2022-2025年改造計劃的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整治第三方破壞城市燃氣管道問題。壓實燃氣經營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巡線、配送等關鍵工作人員安全培訓教育,按規定進行日常巡線和入戶安檢。落實燃氣用具相關產品CCC認證管理,強化燃氣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加強氣瓶、燃氣具及配件市場治理整頓。[縣城市運行安委會牽頭,縣直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8.強化煙花爆竹安全整治。實施煙花爆竹經營(批發)企業對標改造升級工作,2025年底前完成經營(批發)企業對標自查整改提升。強化煙花爆竹產品質量把關,督促企業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嚴防質量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規范煙花爆竹承運單位、運輸車輛及駕駛員、押運員的監管,督促企業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運輸煙花爆竹。[縣應急管理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交通運輸局等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19.強化工貿、民爆、商貿、旅游等行業領域安全整治。強化鋁加工(深井鑄造)、粉塵涉爆等工貿企業安全監管。加強民爆行業安全監管,嚴厲整治“四超”和“三違法”。強化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餐飲、展會等場所燃氣、火災等安全管理,嚴格落實防火、防爆、防踩踏等安全防護措施。持續加強電梯、高風險路段行駛的非公路用旅游觀光車輛等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加強文化旅游和宗教場所安全管理,持續開展未經許可經營、違規租用旅游包車等違法違規行為整治。[縣應急管理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文廣旅局、縣交通運輸局等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20.強化建筑保溫材料安全整治。加大生產流通環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頻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嚴格規范產品出廠和施工進場檢驗檢測,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檢驗檢測機構,嚴肅查處并曝光。按各有關單位職責,常態化開展既有高層民用建筑外墻外保溫材料安全風險排查,加強日常維護管理和修繕改造。加大室內冰雪場館建設過程安全監管力度,強化使用環節多部門協同監管。加強建筑保溫材料產品標識管理,強化溯源管理。推廣新型隔熱阻燃材料。[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21.強化電動自行車安全整治。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全鏈條”整治行動。強化生產企業質量管控和銷售企業監督管理,常態化開展產品質量抽查,嚴厲打擊非法拼改裝、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推進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管理,加快超標車輛淘汰,依法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加快停放充電設施建設,加強充電收費行為監管,督促指導居民小區開展停放充電管理,依法開展執法查處、勸阻和宣傳提示。持續推進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穩步推進電動自行車用老舊鋰電池健康評估、報廢回收和綜合利用管理體系建設。全面開展電動自行車火災和交通事故全鏈條溯源調查。[縣整治工作專班牽頭,縣整治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四、聚焦健全機制、長效常治,持續夯實基層基礎
22.完善應急預案體系。重新修訂縣級總體應急預案。按照“原則上每3年評估一次”的要求,組織縣級層面預案編制單位對專項預案、部門預案進行評估,對需要修訂的要及時啟動修改程序。預案編制單位將應急預案納入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按照對口原則加強對基層預案編制評估修改工作的指導,組織開展基層應急預案抽查檢查工作。[縣安防辦組織,縣直各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23.深入推行“隱患自查免罰制”。積極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方式,深入推行“隱患自查免罰制”,明確對生產經營單位自查查出的重大事故隱患,已按規定報告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的,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切實給予企業容錯糾錯空間,激發企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主動開展隱患自查自改的內生動力。[縣各行業(領域)安委會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24.持續開展專家指導幫扶。堅持嚴格執法和指導服務并重,注重為生產經營單位提供風險辨識、隱患排查、整改指導等免費專家服務,探索更大范圍的跨部門綜合監管專家指導服務。企業根據需要自主申請免費專家指導服務,切實解決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專業水平不足,隱患排查能力較弱的問題。[縣應急管理局督促,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25.強化精準嚴格執法和指導服務。開展規范涉企安全生產執法專項行動。將重大隱患排查整改、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履職等情況作為執法檢查必查項。推廣應用“互聯網+執法”,強化非現場執法措施。規范行使處罰裁量權。適時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加大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力度。開展油氣儲存、過氧化氫企業專家指導服務,開展鋁加工(深井鑄造)、粉塵涉爆以及危險化學品、有限空間作業重點縣指導服務。建強專兼職技術檢查員隊伍。[縣安防辦、縣直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26.加強安全科技支撐。加強安全生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定期更新先進技術裝備推廣、落后工藝設備淘汰目錄,推動高危行業企業制定實施機械化信息化改造提升計劃。推動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貿和交通、建筑、消防等監測預警系統提質擴面,2025年底前實現危化品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全覆蓋,持續推進重點粉塵涉爆、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部署應用。加快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推動安全生產數據跨區域跨部門匯聚共享。[縣教體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應急管理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公安局、縣消防救援局等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27.加大安全宣教培訓力度。開展“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等活動,開展安全宣傳和實踐“雙六進”活動,加強應急科普知識宣傳,扎實推動應急廣播進企業。嚴格落實中小學校“1530”安全教育制度。嚴格落實企業三級安全培訓制度。推動高危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深化提升。推動縣級政府及開發園區管理機構每年組織1次應急演練,一般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組織每年、高危企業每半年開展1次疏散逃生演練。加強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專業救援力量建設。[縣安防辦、縣教育安委會、縣人社局會同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街道、辦)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