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上嘮出“大民生”
興安街道以“大抓基層年”創建為抓手,以“小板凳宣講團”為載體,聚合“鄰里”力量,引導黨員群眾面對面、膝促膝、心連心,廣泛開展“板凳聽事、板凳議事、板凳辦事、板凳調事”,以群眾滿意度檢驗大抓基層年成效,不斷推進基層治理走深走實。
“小板凳”聽事,推動流動課堂“進網格”

興安街道建立“1+9+N”宣講體系,即建立1支街道機關支部“小板凳”宣講隊,9支村(社區)黨組織“小板凳”宣講隊,N支由社會群團組建的“小板凳”宣講隊。宣講團組織開展了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惠民政策、普法宣傳等主題宣講,打破傳統的宣講模式,變“排排坐”為“圍著坐”,同時充分挖掘榜樣的力量,邀請優秀共產黨員、道德模范等先進人物“現身說法”,讓身邊人講身邊事,用小角色組建大隊伍,用小載體發揮大影響,用小故事講出大道理,用鄉土話傳好新思想,使宣講內容充滿“煙火氣”,把黨的好聲音傳到千家萬戶。
“小板凳”議事,唱響鄰里和諧“好聲音”

為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全面收集社情民意,更好為民服務,“小板凳宣講員”通過“拉家常”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引導居民群眾聊民生需求、談發展建議,充分匯聚群眾智慧,發動群眾力量,提升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的意識與能力,不斷推動基層治理從“被動應付”轉變為“主動參與”,形成了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廣開言路的基層治理新模式。截至目前,收集到小區停車難、潛在矛盾糾紛爆發點等問題線索20余條,黨員教育管理、民生政策落實等意見建議8條。
“小板凳”辦事,繪就社區治理“同心圓”

小板凳宣講團發揮“人熟事清家門近”的優勢,同時緊抓主題教育良好契機,把“小板凳課堂”當成“辦公現場”,瞄準居民群眾“煩揪操”的小事,建立“簡單問題馬上辦”制度,變“等群眾來反映問題”為“我去群眾身邊找事做”,通過“最后一米”聽、看、說、勸,將婚姻家庭、鄰里關系等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通過大家評、擺事實、釋怨氣、促和諧的方式,切實做到矛盾糾紛在“小板凳”上化解。截至目前,各“小板凳”服務隊已成功解決居民反饋問題80余個、解答各類民生問題120余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