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峰縣中醫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試行)
為進一步深化我縣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貫徹落實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贛發〔2020〕14號)、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縣級公立中醫醫院牽頭醫共體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贛中醫藥醫政字〔2022〕3號)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就我縣開展中醫醫共體工作試點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以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理順雙向轉診流程為重點,以啟動實施中醫醫共體試點建設為抓手,整合縣域中醫醫療衛生資源,不斷完善醫共體組織模式、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創新完善醫聯體內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促進醫共體內部資源流通共享、信息互聯互通、人財物統籌管理,真正使醫共體成為服務同質、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管理共贏的共同體,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促進中醫藥優質資源下沉基層,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中醫藥服務需求。
二、基本原則
(一)試點先行。落實政府規劃、指導、協調、監管、宣傳等職能,根據縣域醫療資源結構布局和群眾健康需求,按照業務相關、優勢互補、雙向選擇、持續發展等要求,試點組建財政投入渠道不變的中醫醫共體。
(二)創新機制。在堅持政府辦醫主體責任不變、確?;踞t療衛生事業公益性的基礎上,加大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力度,著力創新政策配套機制,逐一破除行政隸屬、財政投入、醫保支付、人事管理、績效分配、后勤保障等的傳統政策障礙與機制束縛,探索優化醫聯體內部資源結構布局,建立健全新型高效的上下分工協作機制。
(三)資源整合。充分利用縣中醫院中醫優質資源優勢,切實發揮其龍頭醫院“傳幫帶”作用,盡快實現區域內中醫醫療質量同質化管理,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服務能力水平,方便群眾就近高效就醫,較快形成“首診在基層,康復回基層”的中醫康復分級診療格局。
(四)上下聯動。充分發揮縣中醫院龍頭作用,加強業務管理、人才培養、人才流動、技術幫扶,建立標準統一的同質化服務機制,打造服務共同體;明確功能定位,完善分級診療技術方案,打造責任共同體;通過資源整合,建立醫共體共贏機制。
三、工作內容
(一)建設范圍
以縣中醫院為牽頭醫院,與全縣十所鄉鎮衛生院建立中醫醫共體,合理統籌縣域中醫藥服務資源,構建上下聯動的縣域中醫醫療服務體系。
(二)模式架構
緊緊圍繞分級診療目標,整體提升中醫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方便群眾就醫,推動中醫醫療資源和醫務人員“雙下沉”。
(三)具體任務
縣中醫院要發揮縣域龍頭帶動作用,建立全縣中醫醫療、預防保健、特色康復、人才培養、適宜技術推廣和中醫藥文化基地,確保醫共體內各級醫療機構運行效率進一步提高、中醫醫療質量同質化進一步落實、中醫藥服務能力水平進一步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1.中醫人員統一安排??h中醫院安排中醫師通過多點執業每周定期到鄉鎮衛生院坐診,提供中醫藥服務。鄉鎮衛生院配合完成國家醫保醫師編碼貫標等前期工作,提供診室、電腦等相關工作場地、設備。
2、中藥管理統一實施。建立中藥飲片供應中心和共享中藥房,統一中藥采購、調配、炮制、煎煮和配送。對現有中藥儲備的鄉鎮衛生院,由鄉鎮衛生院自行為患者提供中藥服務;對無中藥儲備或中藥儲備不足的鄉鎮衛生院,由中醫院負責中藥的調配、煎制,鄉鎮衛生院第二日安排人員前來中醫院取藥,并把湯劑發放給患者。
3、中醫業務統一管理??h中醫院設置專人負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業務指導、人員培訓等工作,參與鄉鎮衛生院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建設,為群眾就近提供中醫藥服務。加強技術幫扶,中醫院在已發展成熟的中醫診療項目中篩選不少于6類10項的中醫適宜技術幫助鄉鎮開展,積極指導推廣。衛生院根據自身發展需求,選派中醫師或康復治療室前往中醫院相關科室跟班學習。完善醫共體內中醫規范服務制度,提高中醫醫療服務水平。
4、費用統一結算?;颊甙凑>驮\模式在各鄉鎮衛生院掛號就診,繳費報銷,中醫院派駐坐診中醫師在坐診日產生的掛號費、診療費歸屬各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在縣中醫院調配中藥的患者所產生的中藥飲片、中藥顆粒費用,各鄉鎮衛生院每半年按照實際產生金額的90%與縣中醫院統一結算。坐診中醫師坐鎮日的交通費、餐飲費由各衛生院承擔。
5.績效統一考核??h中醫院結合鄉鎮衛生院功能定位、中醫服務能力提升、中醫藥服務質量提升、群眾滿意度等方面,制定年度目標任務和績效考核方案,并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財政投入、項目安排掛鉤。對下派的醫務人員在職稱晉升、績效分配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鼓勵醫務人員走下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履行政府辦醫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是確保醫共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全縣各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把中醫醫共體建設作為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促進中醫藥傳承發展、方便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的重要舉措,建立督查、考核和問責機制,確保改革任務有效落實。
(二)優化醫療服務。推進中醫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縣中醫院加強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建立中醫優勢門診,積極指導提升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實行中醫康復雙向轉診,縣中醫院為鄉鎮衛生院上轉的患者診治提供綠色通道,對恢復良好、適宜回基層康復治療的患者下轉至鄉鎮衛生院,不得出現縣級醫療機構壟斷技術資源、“虹吸”基層醫療衛生資源等問題。
(三)強化綜合監督。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實施綜合監督,創新監督方式,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要跟蹤和定期總結醫共體建設試點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和制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四)統一信息平臺。充分發揮信息系統的支撐作用,實現醫療、公衛、健康管理、計劃生育、醫療保險等信息互聯互通,建立網絡就醫平臺和遠程會診中心,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方便患者看病就醫。
(五)注重宣傳培訓。要開展針對行政管理人員和醫療機構管理人員的政策培訓,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要充分發揮公共媒體作用,加強對中醫醫共體工作的宣傳,開展政策解讀,增強群眾對中醫醫共體工作的認可度,引導群眾逐步改變就醫觀念和習慣,助力形成分級診療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