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橫峰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一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扎實推進2023年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切實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實到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各方面,提出如下工作安排。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推進建設美麗江西任務,不斷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橫峰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目標
——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全縣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大氣環境方面。全縣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26.4微克/立方米以內,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4.5%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水環境方面。全縣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斷面比例達到90.38%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達到或好于Ⅱ類斷面比例達到69.23%以上,基本消除Ⅴ類及劣Ⅴ類斷面,總磷濃度持續下降。
——土壤環境方面。全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3%,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
——自然生態方面。全縣生態質量指數(EQI)穩中向好,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減少。
——城鄉環境方面。縣級和各鄉鎮集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達到100%;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60%以上。
——污染減排方面。全縣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下降完成省、市下達目標任務。
——生態環境安全方面。全縣生態環境安全形勢穩定向好,不發生重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
三、重點任務
(一)落實推進全面建設美麗江西任務
1.健全完善推進機制。健全縣、鄉聯動機制,分行業、分領域、分要素探索推進美麗江西建設。完善落實推進全面建設美麗江西專項工作組辦公室運行機制,扎實做好調度督導、會議組織、效果評估等日常工作。強化美麗建設與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有效銜接,統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增效。(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有關部門)
2.大力宣貫美麗江西建設規劃綱要。采取多種形式解讀、宣傳《美麗江西建設規劃綱要(2022-2035年)》,推動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美麗建設良好格局。細化規劃綱要責任分工,將目標任務分解到縣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街道、場、辦),確保美麗江西建設各項部署落到實處。(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有關部門)
3.扎實推進2023年美麗江西建設任務。制定落實推進全面建設美麗江西任務2023年工作計劃和工作臺賬,采取清單化調度和銷號管理推進任務落實。著力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品質,深入實施美麗宜居示范創建,完成年度5個村點整治建設。強化試點示范,繼續推進開展試點工作。及時總結宣傳美麗江西建設階段性成效和創新性成果,推廣好的經驗做法。(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有關部門)
(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4.持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好“碳達峰十大行動”,打造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有關部門)分解“十四五”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做好全國碳交易市場管理相關工作,學習借鑒萬年縣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廣信區五府山林場省級森林固碳增匯試點、CCER林業碳匯開發試點的先進經驗,規范和推進碳匯開發和交易。探索促進氣候投融資的有效路徑,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園區和企業試點。(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發改委、縣政府金融辦、縣市場監管局、縣林業發展中心、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
5.積極推進優化結構調整。持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專項行動,落實江西省碳達峰目標下能源保障供應實施方案、促進江西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有序發展風光發電、生物質發電、儲能電源等清潔能源,推進開發區屋頂光伏建設三年行動,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和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工信局、縣科技局、縣自然資源局)持續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專項行動,健全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利用機制,進一步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占比。(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發改委、縣科技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持續推進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專項行動,推動重點項目和重點行業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全縣規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左右。(縣發改委、縣工信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持續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專項行動,大力推進多式聯運,新增及更換公交車、出租車新能源比例達80%以上。(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6.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節能環保產業。(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工信局、縣科技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持續推進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創建,積極參選省級綠色制造名單。(責任單位:縣工信局)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深入推進“節地增效”和節水節能等行動,對環保治理、節能減排等優于國家標準的企業給予政策傾斜。(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利局、縣發改委、橫峰生態環境局)
(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7.深入打好藍天提升攻堅戰。深入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專項行動,強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持續開展排查整治,加快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減排,確保到2023年底全縣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減排工程減排量完成省、市下達的年度任務目標。(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推進“四塵”深入整治專項行動,持續強化建筑施工揚塵、道路揚塵、運輸揚塵、工業堆場揚塵管控,提高揚塵治理精細化水平。(責任單位:縣住建局、縣城管局、縣交通運輸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推進“三煙”深入整治專項行動,督促各地壓實責任,持續強化餐飲油煙、煙花爆竹硝煙、秸稈焚燒煙精細化管控。(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管局、縣公安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推進“三氣”深入整治專項行動,強化工業企業廢氣、機動車尾氣、燃煤鍋爐廢氣管控,提升“三氣”治理能力。(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市場監管局)
8.深入打好碧水提升攻堅戰。深入推進飲用水安全保障提升專項行動,完成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水利局)深入推進橫峰經開區污水收集提升專項行動,實現污水管網質量和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明顯提升和污水應收盡收。(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工信局、縣科技局、縣商務局)深入推進岑港河、葛溪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完成省考斷面10km范圍內入河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以及“三單一圖一方案”工作。(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城管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交通運輸局)深入推進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提升專項行動,加快補齊處理設施建設短板,提高城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責任單位:縣城管局、縣住建局、橫峰生態環境局、縣發改委)深入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專項行動,城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不低于60%。(責任單位:縣城管局、橫峰生態環境局、縣發改委、縣水利局)深入推進總磷污染控制與削減專項行動,推動岑港河、葛溪河總磷濃度持續下降。(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城管局、縣住建局、縣水利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工信局、縣林業發展中心)
9.深入打好凈土提升攻堅戰。深入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專項行動,嚴格農用地分類管理,全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3%。(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推進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專項行動,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加強關閉搬遷企業地塊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持續推進危險廢物監管處置提升專項行動,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深化“五全”體系建設,實施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分級管理。開展新污染物治理。(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推進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提升專項行動,因地制宜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加快推進分揀中心建設。(責任單位:縣城管局)
10.深化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深入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強化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完成省、市下達的種養循環試點任務,全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推進水產養殖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嚴格執行水產養殖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強化養殖尾水治理試點,推進綠色池塘改造行動,力爭創建水產健康(生態)養殖示范區1個。(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化專項行動,加大病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及科學安全用藥技術推廣,農藥利用率穩定在42%以上。強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全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穩定在90%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完成省、市下達的農村戶廁改造提升任務,協同有序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橫峰生態環境局、縣城管局、縣住建局、縣鄉村振興局)
(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11.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嚴格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橫峰生態環境局、縣財政局)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持續開展國土綠化、森林質量提升行動,完成省、市下達的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任務。(責任單位:縣林業發展中心、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利局)深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專項行動,積極申報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林業發展中心)。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地保護專項行動,開展“綠盾2023”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責任單位:縣林業發展中心、橫峰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深入推進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加快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林業發展中心)扎實推進河道采砂整治專項行動,加強疏浚砂綜合利用的管理。(責任單位:縣水利局)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對生態環境損害行為“零容忍”,依法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有關部門)
12.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加強生物多樣性監測能力建設,逐步開展重要生態功能區生物多樣性監測,加強外來物種和生物安全管理,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林業發展中心、縣農業農村局、縣衛健委)扎實推進重點水域禁捕退捕與水生生物保護專項行動,鞏固十年禁漁既有成果,穩妥推進水域禁捕退捕,健全資源長效管護機制。(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人社局、縣發改委、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財政局)
13.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努力為省、市提供更多橫峰方案。(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有關部門)實現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全覆蓋。(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按照省、市統計部門統一部署,全面開展GEP定期核算及其成果應用。(責任單位:縣統計局、縣發改委)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責任單位:縣發改委、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水利局)推動簽訂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責任單位:縣財政局、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水利局)發展林下經濟。(責任單位:縣林業發展中心)
(五)持續抓好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14.狠抓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深入學習宣貫《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實施細則》,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加大指導幫扶力度,挖掘選樹一批正面典型,視情公開披露反面事例,嚴格驗收銷號程序,落實整改驗收單位責任,對賬銷號落實。推動4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完成整改,信訪件總體辦結。(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有關部門)
15.壓茬推進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按照《2022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上饒市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方案》,通過定期調度、明查暗訪等方式,強化舉一反三監督檢查,視情對拖延、敷衍、整改不力的單位進行約談、發督辦函并通報批評,督促問題整改。推動2022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問題按序時要求整改。(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發改委、縣有關部門)
16.深入推進省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督促指導相關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街道、場、辦),嚴格整改標準,高質量完成督察整改任務并銷號。加強督察整改工作日常監督檢查,視情統籌運用函告、通報、約談、媒體曝光等措施,形成警示震懾、解決問題的良性互動。(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有關部門)
(六)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17.健全環境治理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縣負總責、部門、鄉鎮抓落實工作機制,研究制定《橫峰縣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深入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加強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責任單位:縣水利局、縣林業發展中心、縣審計局)組織開展全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
18.健全生態環境治理法制與市場體系。積極配合市級噪聲污染防治等地方立法。(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縣司法局)深化水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用水權改革工作。(責任單位:縣水利局)完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機制。(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完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工作機制,推動落實與毗鄰地區共保聯治協作機制。(責任單位:縣檢察院、縣人民法院、橫峰生態環境局)
19.健全環境治理監管與信用體系。持續加強綜合執法能力建設。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執法,強化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管執法。(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依法嚴厲打擊生態領域犯罪,進一步提升打擊質效。(責任單位:縣公安局)高標準開展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
20.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實施糧食節約和塑料污染治理等專項行動。(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農業農村局、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機關事務管理局)持續實施綠色生活創建,深入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商場、綠色建筑等創建活動。(責任單位:縣機關事務管理局、縣商務局、縣住建局、縣婦聯、縣交通運輸局)強化“河小青”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實施“凈灘行動”常態化開展巡河護河志愿服務。(責任單位:團縣委)組織辦好生態文明宣傳月、節能宣傳周、世界環境日等重大活動。(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發改委、橫峰生態環境局、縣林業發展中心)持續申報“最美環保人”,繼續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引導環保社會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單位:橫峰生態環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