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橫峰生態環境局2024年工作總結
2024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在縣委、縣政府和市生態環境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盯年度目標任務,扎實推進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榮獲全市“五一”勞動獎。
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2024年,橫峰縣PM10年均值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PM2.5年均值1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97.8%,同比下降0.8%;2個縣級、8個鄉鎮級集中飲用水水源地和2個省考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土壤環境安全基本可控,區域土壤環境總體保持穩定。
二、工作回顧
(一)聚焦黨的建設,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一是落實“第一議題”。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議題”,以“領學+研討”的方式帶動黨員干部深學細悟,2024年已開展“第一議題”學習32次;二是認真落實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2024年已開展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2次,支委會16次,主題黨日活動12次,專題黨課2次;三是積極開展各類黨建活動。“七一”期間組織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唱紅歌、讀家書、上黨課等系列慶祝活動。9月初,全體黨員參加了駐市局紀檢組和弋陽局組織的“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暨警示教育活動”;四是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圍繞學習《條例》、黨章黨規,開展交流研討11次,干部職工撰寫心得體會120余篇;五是深入推進“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作風建設專項行動。我局把專項行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工作貫穿于年度工作始終,共召開了5次會議進行部署、推進、落實,并緊緊圍繞“五個方面20個問題”開展自查自糾,承諾踐諾119項,制定承諾踐諾措施133條,編制《作風建設應知應會手冊》,安排“四風”監督員開展了9次全局作風大督查,監督全局上班紀律、辦公室衛生、會風會紀、規范著裝等情況,發現問題7個、查處干部7人,對30余家企業進行了廉政回訪,舉辦青年干部上講臺活動5次,對年輕干部及新提拔干部政治談話11人次,在重要節假日期間開展監督檢查10次。六是壓實意識形態責任。認真履行黨組主體責任、黨組書記第一責任、分管領導直接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把意識形態工作擺在極端重要位置, 納入黨組會議重要議事日程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全年共進行2次研判分析。七是持續強化廉政教育。堅持做到逢會必談作風建設,逢會必學各類違法違紀典型案例,做到警鐘長鳴。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2部,開展廉政談話2次,學習40余例違法違紀典型案例。在重要節假日期間開展監督檢查10余次,持續強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高壓態勢。
(二)聚焦民生實事,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一是深入推進“四個領域”集中整治。我局圍繞環評審批、環境執法、環境監測、專項資金等領域開展問題摸排,排查整治問題13個,談話提醒8人,黨內警告1人、警告1人,移送縣紀委監委處理1人,建立健全了12項制度機制。二是深入推進鄉鎮、部門開展生態環境領域民生實事問題整治。我局將集中整治工作延伸到與生態環境有關的各個領域,重點圍繞非法采礦、礦山生態修復、城鄉污水處理、空氣污染、噪聲擾民、散亂污企業、農業面源污染等方面,排查整治問題96個,警告1人,解除勞務關系2人,惠及全縣8個鄉鎮、1個街道群眾10余萬人。三是圍繞“1+2+6+N”模式推進集中整治。“1”(糾治打著環保幌子搞“一刀切”問題):我局以環保督察整改、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群眾身邊信訪問題等“小切口”開展整治,排查整治問題4個。“2”(“飲用水源地”和“黑臭水體”專項整治):排查整治飲用水源地問題22個、疑似黑臭水體5處。“6”(噪聲擾民、空氣異味、揚塵污染、企業污水直排、企業反映強烈、“散亂污”企業等六類急難愁盼問題):排查整治群眾、企業可感可及的問題31個,做法得到了群眾和企業的充分認可,惠及企業30余家,惠及城區及各鄉鎮群眾10余萬人。“N”(特色問題):把解決經開區異味擾民問題和園區企業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疑難問題,作為急難愁盼問題推進,得到了全縣廣大干群的充分認同。
(三)聚焦污染防治,全面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提升攻堅戰。一是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提升攻堅戰。深入開展“四塵”“三煙”“三氣”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專項整治,整治建筑工地揚塵“6個100%”不到位問題2個,整治工業堆場揚塵問題2個、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3家、磚瓦窯企業4家、餐飲經營單位132家,處置路面拋灑問題25起,堅持做到對城區主次干道灑水降塵3次/日;強力管控重大節假日煙花爆竹購買、運輸、銷售、燃放“四個環節”,消除安全隱患35處,查辦案件8起;落實縣、鄉、村三級秸稈禁燒聯防聯控聯治,全年無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火點通報;抽測柴油車400余輛,查處超標柴油車2輛;通過大力挖掘工程減排潛力,“十四五”期間完成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分別為207.54噸、51.19噸。二是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提升攻堅戰。加快推進2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的規范化建設,排查整治飲用水水源地問題18個、疑似黑臭水體5處,未發現黑臭水體;實施城區排水排澇內澇點治理工程(一、二期)和城區污水處理設施及污水管網綜合提升改造(里弄小巷一期)工程,新建和改造管網15.1公里,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4.5%,縣生活污水處理廠COD進水濃度穩定達到145mg/L以上,出水達到城鎮一級A標準,污泥無害化處理率100%。對橫峰經開區污水管網及企業雨污分流、污染治理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整治,投資近2億元新建橫峰經開區綜合污水處理廠,提升污水處理工藝,并將原經開區一、二、三期污水處理站的處理尾水引入綜合污水處理廠處理,尾水達到一級A標準排入信江。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成功爭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724萬元用于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通過大力挖掘工程減排潛力,“十四五”期間完成化學需氧量、氨氮減排分別為525.1噸、22.26噸。三是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提升攻堅戰。全縣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積5.22萬畝,采取土壤調酸、噴灑葉面阻控劑等安全利用措施,安全利用率保持在93 %以上。嚴格管控地塊1055畝已全部流轉,未發現大規模種植食用農作物現象;完成建設用地“一住兩公”開發利用及地塊調查5塊,完成率100%;基本完成橫峰經開區原永興銅業有限公司地塊污染治理工程;進一步構建完善危險廢物管理“五全”體系,對6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和10家產廢企業實行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考核,建立完整的工作臺賬;完成城區15個示范小區、32個一般性小區的垃圾分類設施安裝,全縣生活垃圾通過“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打包”,運往弋陽海創環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焚燒發電。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通過農村戶廁改造,推進廁所糞污與污水協同處理,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1個,全縣覆蓋率達到6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排全市第一。
(四)聚焦環保督察,持續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前6次中央和省生態環境督察反饋涉及橫峰問題共95個,其中:限期整改類問題61個,已完成整改47個,完成率77%。2024年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涉及橫峰問題8個,目前1個問題已提前完成整改,其余7個正在進行舉一反三整改;交辦信訪件10個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聚焦幫扶指導,全面提升服務效能。我局落實了環評聯審、評批分離等機制,通過局廉政監督室全過程監督,嚴管第三方機構,環評文件編制費用控制在3萬元以內,專家評估費由局公用經費支出,兩項費用能為每家報告表企業節省7000元左右,并且制定了一年內在我縣編制環評文件達到30%的第三方機構實行預警的監督機制。同時采取了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推行環評惠企政策、開展針對性專業培訓、主動上門幫扶指導等措施,解決了一批企業普遍反映的各類平臺填報過于專業、許可辦理周期較長、環保設施標準化建設難度大、企業信用修復有難度等四大類問題,惠及企業40余家,獲得了廣大企業主的一致好評。2024年我局共審批各類建設項目18個,網上登記備案51個,配合市局核發(變更)排污許可證28家。
(六)聚焦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監管能力水平。我縣已按照省、市要求落實了監測、執法能力建設640.5萬元資金,目前監測設備、執法設備已全部采購到位(執法車輛除外),提前完成省、市部署任務,監測項目已擴展到85項,超額完成了省廳、市局部署的70項資質能力的目標。同時持續規范執法監管機制,落實了內部案審、案審分離等機制,大力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法制審核三項制度,通過“以老帶新”“傳幫帶”實戰練兵,執法規范化建設成效顯著,執法人員業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24年完成雙隨機執法檢查企業74家,移動執法錄入382條,人均錄入76.4條,人均錄入率排全市前列,幫扶指導27家企業健全完善應急預案,指導5家企業開展了突發環境應急事件演練,圓滿完成了1次“一河一策一圖”突發環境事件和1次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更新了應急物資庫6座,責令整改企業6家,幫扶指導企業整改問題16個,轄區內10家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補全率達95%以上,處理辦結信訪件73件,完成行政處罰6起73.48元,啟動并辦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23起(超過年度任務5件),建成了1個生態損害賠償示范基地。執法案卷多次被市支隊推送參加省、市評比活動,在全市“天工杯”長江大保護生態環境執法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團體一等獎和1個個人綜合一等獎、1個個人單項一等獎;在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大比武中榮獲個人一等獎。
(七)聚焦創建,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持續鞏固和拓展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成果,充分利用六五環境日、815全國生態日以及低碳日、生物多樣性日、科普宣傳周等契機,深入開展了“環保宣傳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增強群眾生態環境意識。在政務信息報道方面,積極向國家、省生態環境部門和有關媒體投稿,其中:被《中國環境報》采用2篇,被中國環境APP采用9篇,被省廳網站采用69篇,被《上饒日報》頭版采用1篇,被市局公眾號采用114篇。同時還被部里、省廳采用經驗做法類信息70余篇。
三、2025年工作計劃
展望2025,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以“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昂揚斗志,積極營造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的濃厚氛圍,以過硬的政治擔當,打造出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保鐵軍”。
(一)工作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堅持改革創新、提升效能,堅持系統推進、協同增效,堅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扎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全面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橫峰。
(二)生態環境質量目標
2025年,全縣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向好,保持在全市前列,其中:PM2.5保持在19毫克/立方米以內,空氣優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7.5%以上,2個省考河流出境斷面水質、2個縣級和8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土壤環境安全基本可控,區域土壤環境總體保持穩定。
(三)具體工作舉措
一是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履行好“一崗雙責”,切實做到黨建與業務雙輪驅動、融合發展,建好“四強黨支部”;持續鞏固黨紀學習教育、“轉作風、提能力、抓落實”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和群腐集中整治工作成果,確保熱度不減、力度不松、溫度不退,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持續糾治“四風”,落實廉政風險防控,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是提升大氣環境質量。通過強化部門協作和聯防聯控聯治,強化大氣污染精細化管理,常態化開展大氣“以時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工作,全力應對大氣環境突發狀況,推進四塵、三煙、三氣整治,督促4家銅冶企業開展異味問題整改,推進全縣大氣污染全域全境全面治理。
三是堅持“三水統籌”。全面加強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保護治理,強化總磷污染防治,深入推進入河排污口規范化項目建設,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果,督促相關部門加快補齊城鄉污水管網短板,加強面源污染防治,降低汛期污染強度。會同經開區深入推進經開區污水處理和西童溪綜合治理工作。
四是精準防控土壤污染風險。鞏固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成果,進一步加大新污染物的風險排查,推動建立“查、防、控、治、評”的土壤生態環境全鏈條閉環監管機制,做好建設用地“一住兩公”和受污染耕地問題整治。
五是狠抓生態環保問題整改。強化監督檢查、幫扶指導、跟蹤問效,視情統籌運用督辦、約談、問題線索移交等措施,扎實推動2023年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2024年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適時組織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防止類似問題出現,持續抓好長期堅持問題整改。
上饒市橫峰生態環境局
2025年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