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24年9月28日在司鋪鄉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司鋪鄉人民政府鄉長???周?昕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鄉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以審議,并請列席人員提出寶貴意見。
一、2024年以來工作回顧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鄉加壓奮進、接續奮斗的攻堅之年。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司鋪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打造“橫峰東進橋頭堡、上饒西郊活力鎮”戰略目標,攻堅克難、勵精更始,全面推進各項工作走在前列。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點燃招商建設“雙引擎”,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狠抓經濟指標提升,聚焦關鍵工作,壓實工作責任,精準發力。前三季度,全鄉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3.26億元,同比增長21.69%;完成工業固投 1.517 億元,完成年度目標數的101.15%;完成財政總收入0.81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0.77億元,經濟形勢整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圍繞“跳出司鋪謀發展”戰略思路,持續發力,先后前往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取經和推介,瞄準有色金屬精深加工、電商產業開展“敲門招商”“靶向招商”“以商招商”,成功引進溫州泰合線纜有限公司在橫峰縣投資年產6000噸銅絲、500萬米新能源特種線及10萬把充電槍項目,總投資2.2億元,預計年產值達5億元,年納稅250萬元以上。組建兩支招商安商小分隊服務園區和鄉境內企業,以實際行動踐行“圍墻內的事企業辦、圍墻外的事我們辦”的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當好保姆和店小二,使“司鋪服務”得到企業廣泛認可,成為招商安商金字招牌。
項目建設謀深做實。聚焦村莊基礎設施建設,以水、路、管網改造和產業孵化項目為重點,加大跑項爭資力度、項目建設力度,整合資金1167.56萬元,先后申報項目26個,啟動實施基礎設施類項目23個。疏通村級公路4段,消除村內交通安全隱患點5個,全面改善村民出行條件;新建排灌溝渠1100米,修復垮塌河堤2處,全面緩解農作物灌溉壓力;清理淤堵下水管道,延伸污水管道500米,全面破解集鎮污水收集難題;為300戶村民接通自來水,消除部分缺水村組用水壓力;先后建設古樓村漚肥池、種子精選廠房等農業配套設施,提升農業發展潛力。通過擴大項目投入,先后帶動村民務工400人次,其中脫貧戶40余戶,促進司鋪經濟走深走實,持續向好發展。
(二)吹響和美鄉村“沖鋒號”,民生福祉行穩致遠
鄉村振興蹄疾步穩。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2024年新增納入監測對象2戶7人,消除風險9戶25人,落實幫扶政策32項。按照“一戶一策”原則制定幫扶計劃,脫貧人口人均年純收入達到20252元,同比增長13.2%,全年預計發放紅卡光伏受益金13.8萬元、公益性崗位資金117.96萬元。完成小額信貸25筆共計100.86萬元,全鄉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精準落實惠民政策,發放低保補助262萬元,新增低保5戶7人,殘疾兩項補貼31萬元,五保金35人24.49萬元,高齡補貼230人11.45萬元。扎實推動農村居民“兩險”收繳,兜牢了民生底線。
產村融合倍道兼進。結合全縣產業發展布局,在穩定糧食安全的基礎上,保持早稻種植及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產量穩定增長。穩步推進“3+X”農業產業發展,發展水稻制種4424余畝,完成冬種油菜7752.45畝,實施油茶林新造220畝。積極培育“紅美人”柑橘、草莓、馬家柚等休閑采摘產業。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完成耕地圖斑整治600余畝,落實耕地地力補貼122.8萬元,發放水稻制種補貼81.775萬元、油菜制種補貼6.675萬元。大力推動鄉村文旅產業發展,依托本土特色資源,積極探索“羊鄉美地”樂園市場化運行,傾力打造司鋪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狠抓人居環境整治,堅持長效管護,持續做到“每日一巡、每周一報、每月一評、每季一活動、每村一民約”五個一,形成了全民動員、全民參與,齊心協力塑造潔凈、文明、有序、和諧的鄉村好格局。大力推動移風易俗,新建1個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利用閑置學校和農房改造5個村級文明實踐站,組成“1+5+N”新時代文明實踐載體矩陣,實現鄉村文明實踐全覆蓋。依托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童心港灣等載體,整合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等陣地,開展“村BA”“非遺進校園”、送戲下鄉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三)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社會治理不斷升級
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持續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心打造“高質量、一站式”的便民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受理各類項目867件,其中即辦件813件,代辦件54件,辦結率達100%。積極響應“E呼即辦”工作部署,提速、提質、提效群眾訴求辦理行動,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通過實體化辦公、專業化隊伍、規范化建設,構建一個高效閉環圈,真正做到政府“E呼即辦”,群眾“E呼百應”。截至目前共受理處置群眾反映事項275件,回訪滿意度99%。
治理體系持續優化。以“大抓落實年”為抓手,全面落實“熱線時時通”“村干部早晚見”“喇叭天天響”“夜話周周談”“活動月月有”等“五個一”措施。構建“鄉—行政村—網格片—“格上花”網格輔助員—包聯農戶”五級治理架構,積極建強微組織、開展微服務、完善微機制、搭建微平臺。今年以來,共組織“格上花”志愿者156名,聯系農戶3500余戶,累計共開展各類宣講活動83場,協商議事活動17場,排查、化解矛盾糾紛45個,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推動鄉村基層治理。深入推進秸稈禁燒、河長制、林長制管理工作常態化,扎實開展日常巡護工作,切實兜牢生態環境底線。
平安建設全面深化。常態化開展重點領域排查整治行動,組成聯合排查整頓隊伍,對轄區企業、九小場所等重點區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行動。今年以來,共排查整改問題隱患138條,全鄉未發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始終堅持“穩字當頭、防字當先、管字當關”原則。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防范電信詐騙等專項整治,統籌推進反邪教、禁毒、肇事肇禍嚴重精神病管控等工作。扎實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好初信初訪,強化源頭防控,今年以來,受理辦結網上來信來訪3起,線下接待群眾來訪38人次,化解信訪積案2起,滿意率均達100%,全年信訪批次同比下降71%、人次下降3.9%,力爭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
法治建設持續深化。扎實開展“八五”普法,常態化組織干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結合線上“法宣在線”平臺,組織領導干部完成學法考勤、年度測試。截至目前,全鄉已開展25次普法活動,學法考勤、年度測試的完成率和合格率均達100%。加強各村“法律明白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在普法宣傳、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矛盾糾紛排查中的作用,鄉5個行政村共培養83名“法律明白人”,截至目前共參與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9件。
此外,教育、醫療、兵役征集、民族宗教、工青婦、慈善、社科、老齡、關心下一代等工作也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的取得,是我們堅決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決策部署的結果,是全鄉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結果,是全鄉各級搶抓機遇、謀定快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鄉人民政府向全鄉人民,向關心支持司鋪鄉改革與發展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思危方可居安,知憂才能克難。在滿懷收獲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鄉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有:一是招商引資競爭力不強、伴隨國務院《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出臺,稅收政策將出現較大調整,招商前景面臨挑戰。二是村集體經濟缺少強勁產業支撐,產業層次整體偏低,高質量發展支撐不強,農民持續增收難度較大。三是少數鄉村干部爭先進位意識不強,作風建設仍有待繼續提升,敢于擔當的意識不足等。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發揚斗爭精神,切實加以解決,絕不辜負全鄉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4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四季度,我們將圍繞年初既定的各項工作目標,有的放矢、凝心聚力、強化擔當、搶抓機遇,不停步、不松勁,再發力、再苦干,走深走實具有司鋪特色的鄉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為建設“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橫峰”貢獻司鋪力量。
(一)凝心聚力抓好招商引資。繼續圍繞走出去的招商思路,堅持招外商、迎大企,擴大招商范圍,積極對接,主動出擊,強化外地項目幫辦、代辦服務,提高招商引資的規模和檔次。從資源、環境、政策等方面著手,吸引更多企業進駐、項目動工。優化營商環境品牌,樹立親商意識,通過“保姆+”真情服務,提高辦事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力爭完成今年引進3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和2個電商物流項目,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個的目標任務。
(二)全力以赴抓好項目建設。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理念,統籌推進項目謀劃和項目實施,不斷推動全鄉項目建設向好發展。密切調度、倒排工期、嚴把施工質量,扎實推動18個已開工項目按期按質竣工投用。加大政策研判,圍繞群眾訴求集中謀劃一批民生項目和產業發展項目,進一步擴大項目儲備、做實項目前期,為2025年實現強勁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三)統籌兼顧抓好鄉村振興。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持“四個不摘”工作原則,開展“兩不愁三保障”排查,不斷完善防返貧致貧動態監測機制,強化對脫貧人口的跟蹤管理和后續服務,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強化產業和就業幫扶,落實公益性崗位開發等就業扶持政策,鼓勵引導脫貧人口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幫助提供就業渠道和培訓,增強自我“造血”能力。
(四)持之以恒抓好民生福祉。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尤其要著力解決醫保、養老、住房等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完善特困、低保、殘聯等社會救助體系,兜牢民生“底線”。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健全完善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持續“創文保衛”,積極打造劉家村“四融一共”和美鄉村示范村,扎實推進“廁所革命”,穩慎推進“宅改”工作;推深做實“河長制”“林長制”,加密巡河巡林頻次,常態化開展“五清四亂”工作營造幸福家園人人共建、綠色生態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
(五)共建共享抓好基層治理。織密網格化管理服務網,堅持實施“五個一”相關舉措,擦亮“紅色格上花”特色品牌,真正讓政府服務落實到專屬網格里。以“矛盾化解在基層”為著力點,完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排查預警機制,通過實地走訪、帶案下訪、開門接訪,實現矛盾糾紛抓早抓小,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重大矛盾糾紛的發生。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面對發展的重任,人民的重托,我們將忠誠履行職責使命,一絲不茍干工作,一抓到底促落實,不斷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一是始終把能力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實際行動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縣工作要求,做到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善作善成。加強學習型政府建設,克服“本領恐慌”,提升專業素養,多個角度考慮問題,多種招數破解難題,多種方式推進工作,讓專業干事、嚴謹細致成為政府工作常態和習慣。
二是堅持把責任擔當落到工作實處。把抓執行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弘揚“崗位就是使命、責任就是命令、效率就是生命”,對部署的工作立說立行、堅決執行,對分配的任務事不過夜、一抓到底,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數”。強化結果導向和有解思維,不為失敗找借口,多為成功想辦法,以工作成效看擔當、比作風、論英雄。
三是努力把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心中。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深入落實包聯到戶規定,精準對接群眾企業的利益訴求和所想所盼,努力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企業心坎上。提升“e呼即辦”熱線服務質量,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做到民生回應有速度、解決問題有力度、服務群眾有溫度。
四是切實把嚴明紀律作為重要保障。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確保政府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履行職責,讓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同志們!
心之所向,雖艱必克;夢之所引,雖遠必達。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鄉人大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鄉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真抓實干、走在前列,開創建設“橫峰東進橋頭堡,上饒西郊活力鎮”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