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峰縣司法局
關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縣委、縣政府:
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司法局的有力指導下,橫峰縣司法行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各項目標任務,扎實推動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年來,先后獲評全省首批守法普法示范縣、全省公眾安全感滿意度先進單位等市級以上榮譽8項。現將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聚焦統籌協調,法治領航更加走深走實。一是凝聚依法治縣工作合力。把法治建設工作納入縣委、縣政府年度工作計劃、督查考核計劃,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部署調度法治建設工作。嚴格落實鄉鎮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現場述法全覆蓋,并做到述前審、述中評、述后查。二是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核前置制度,對75件提請政府常務會研究事項進行了合法性審核,對重大行政決策和信訪事項等提出法律意見建議30余條。扎實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通過“司檢聯動”聯合檢查、行政執法專項檢查、案卷評查等活動,先后對4個鄉鎮和21家縣直單位開展了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行政執法中的問題54個。加強行政復議與應訴工作,行政訴訟案件機關負責人出庭率100%。三是充分發揮法治督察“利劍”作用。組建4個督察組,對4個鄉鎮和12個縣直單位法治建設工作推進和述法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實地督察,督察發現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點對點地書面通報,并督促限期整改到位。
(二)深化為民實踐,法治服務更加便民高效。一是持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對全縣10個司法所進行分類建設,實現了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全覆蓋,司法所的整體形象和服務能力得到了較大提升,重點打造的興安所、港邊所得到上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贊許,其中全省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培訓班組織學員到興安所現場參觀指導。二是持續深化“有法幫你”實踐。全面推行“減證便民”“法援綠色通道”“上門公證”等便民利民措施,深入開展“有法幫你 律動民心”“聯企法服”等一系列法律服務活動100余場,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滿意度持續提升,橫峰在全市提升公眾安全感和政法部門滿意度工作會議上作了交流發言。三是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大力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和“企業寧靜日”制度,讓執法更有溫度。依托園區司法員工作室,2024年為企業和職工提供法律咨詢240人次,調處糾紛47件,涉及金額430余萬元,法治體檢15次,招商引資過程聯合預檢5次。
(三)提升普法質效,法治觀念更加深入人心。一方面,持續推進“法律明白人”擴面提質增效。認真開展“1 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從村組干部、網格員等人群中重新篩選出1153名“法律明白人”,并組織開展法律知識、法治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訓12場,在司鋪鄉劉家村試行積分制管理,推動“法律明白人”更好履職。另一方面,多措并舉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七進”活動,并充分利用通過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進行普法宣傳,村居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以及網格員等將普法內容轉發分享到自己結對的網格群,千方百計擴大普法宣傳覆蓋面。加強法治陣地建設,每村設立一宣傳欄并定期更新,在賓館、政務服務中心等人群密集處設立普法展架以及法治讀書角,城區3塊大屏以及電梯廣告機等常態化播放普法內容;對“葛源鎮楓林村紅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進行升級改造,在“裁判部”舊址內新建了紅色法治展覽館等,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更加濃厚。2024年,橫峰入選首批“全省守法普法示范縣”,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在省人大常委會《江西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條例》執法檢查中也得到充分肯定。
(四)筑牢穩定防線,風險防范更加有力有效。一方面抓好監管幫扶。在強化日常管理、未出現脫管漏管的基礎上,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聯合縣委統戰部、民盟和九三學社橫峰支部、橫峰商會等組建了“同心幫教”志愿服務隊,并新建了1家安置幫教就業基地,幫助特殊人群更好回歸社會。另一方面是抓實人民調解。鄉、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與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以及其他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做到部門聯動、矛盾聯調。同時,著力在挖掘培樹個人調解品牌上下功夫,重點培育成立了“愛民”“老孟”“茂哥”等7家個人調解工作室,2024年這些個人調解室以及其他調解組織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69起,涉及金額達1100余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2024年,我局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問題和不足,如落實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備案工作上還有差距,督促指導各地各單位化解行政爭議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在打造法治政府上“協同”發力。完善合法性審核工作機制,做到應納盡納、應審盡審、應備盡備(規范性文件)。同時,加大對鄉鎮及縣直單位合法性審核工作的指導力度,推動決策更加規范依法。充分發揮行政復議作為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聚焦全流程解紛、各環節監督、多領域發力,加大與法院對接力度,推動構建全方位、立體化行政爭議調處化解體系,實現府院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全面加強行政執法監督,通過健全制度機制、嚴格隊伍管理、加強業務培訓、強化監督檢查等,常態化整治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提高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2.在建設法治社會上“精準”發力。嚴格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常態化抓好國家工作人員、鄉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群體的法治教育,增強法治思維、提升學法用法能力。以提高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工作著力點,針對機關干部、企業職工、基層群眾、青年學生等不同群體分層分類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同時,結合縣委實行的“熱線時時通、喇叭天天響、村干部早晚見、夜話周周談、活動月月有”五項措施,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網格員作用,開展普法宣傳和矛盾糾紛調解,做深做實“法治網格”,凝聚工作合力,為基層依法治理增效賦能。
3.在深化為民實踐上“全面”發力。緊緊圍繞“依法找法,幫你想辦法;用法靠法,幫你有辦法”這一實踐主題,結合司法行政職能,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可感可及的“有法幫你”服務,不斷提升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滿意度。聚焦法援、公證、鑒定服務,進一步優化服務方式,簡化服務流程,為困難群眾開通綠色通道,為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聚焦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服務,壓實各方責任,聯合各方力量,用好用活政策,幫助社矯和刑釋人員更好回歸社會。持續開展“人民調解質效提升專項活動”,加大對行業調解組織和鄉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培訓、指導力度,持續挖掘和培育調解能力突出的調解員成立個人調解室,深化以人民調解組織為基礎、各類調解銜接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