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市司法系統采取“四項舉措”,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2022年以來,全市辦理公共法律服務事項141666件,其中實體平臺123528件、熱線平臺18022件、網絡平臺116件。
優化供給,擴大公共法律服務覆蓋面。降低法律援助門檻,依法擴大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覆蓋面,加強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推進審判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公共法律服務,健全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參與公益法律服務制度,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和“站所對接”工作制度;深化公證體制、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開展“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聚焦“關鍵少數”,提高依法辦事能力。
強化領導,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選優配強法律服務工作人員,大力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強化社會法律服務組織、法律專業研究機構和專門法律服務人才的社會責任,加快建立一支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公證員、司法鑒定人等為主體的公共法律服務骨干隊伍。
強基固本,提升公共法律服務經費保障水平。根據公共法律服務供需實際情況,適當加大轉移支付資金支持力度,保障公共法律服務經費的合理支付;建立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機制,加快整合律師、公證、調解、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公共資源,促進集約式開發利用、協同增效,鼓勵法律服務資源下沉參與社區法律志愿服務。
加強協作,推進公共法律服務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熱線平臺和網絡平臺融合發展,理順線上線下一體化工作機制,構建起網上找律師、辦公證、求法援、尋鑒定、要調解、推普法的“云上法務”新模式;探索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進駐市政綜合服務大廳,實現“一站式”辦理服務;進一步深化“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全面推動“12348”等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覆蓋城鄉,實現線上線下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