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司法廳印發《2023年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工作要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目標,深化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準”具有江西特色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共提出4個方面12項工作任務。
打好實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收官戰,力爭11月底實現全省市縣鄉四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兩化”建設全覆蓋。在江西法律服務網、“江西掌上12348”微信號、“贛服通”上線實時咨詢、智能咨詢、智能問答、智能文書服務,推出企業法治體檢等公共法律服務產品。推進各級各類公共法律服務機構、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實時匯聚、動態分析、綜合展示,提高平臺一體化服務能力。開展“法援惠民生”七大品牌活動和“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確保全省常住人口受援率萬分之十一以上,法律咨詢服務100萬人次以上。織密法律援助服務網絡,每個縣(市、區)培育選樹一個以上具有創新性、帶動性、實效性的法援站點,著力打造法援工作站點品牌。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推動《江西省法律援助條例》修訂出臺。完善法律援助經濟困難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度,加強法律援助與社會救助的有效對接,深入推進審判階段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在贛州、宜春開展審查起訴階段法律援助通知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
組建綜合性法律服務團或專項法律服務團隊,服務改革發展“雙一號工程”,為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突發公共事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務品牌,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入企”,開展“法企對接”活動。加大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有效供給,推進鄉村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力爭鄉鎮(街道)、村(社區)“視頻化”法律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60%、30%,著力為鄉村產業振興、鄉村文明進步、農民權益保障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制定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及辦事指南,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開通公證、鑒定、律師行政審批進度查詢服務,推進司法行政審批事項“全省通辦”“一網通辦”。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抓緊抓實公共法律服務行業黨組織的政治建設,把政治建設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新需求、新期待。持續加強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統籌,建立“站所對接”“定期巡回”長效常態機制,推動設區市建立法律援助人員資源統籌調配機制。加強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建設,招募一批具有奉獻精神和法律專業知識的高校師生等充實志愿者隊伍。開展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21-2025年)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工作。加強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運行管理機制建設,制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運行管理規定。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服務質量測評和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