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借助電信技術手段進行詐騙犯罪案件呈上升態勢,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詐騙金額越來越大,社會影響越來越惡劣,給社會穩定和人民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4月27日上午,在充分調研民意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解決群眾訴求,本著協商為民,服務為民,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的原則,召開了主題為“提升居民防騙意識,保障居民財產安全”的“黨建+好商量”協商議事會議。
縣政協委員楊遠飛闡述議題背景
最近,葛源鎮部分村民反映村里有人參與刷單活動被騙了錢,還有人被忽悠去開通銀行卡然后出售他人。他們在意識到自己被騙之后反而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挽回損失的錢財,有些村民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無形中也參與了違法犯罪。面對這些現象,應該如何提高村民防騙意識,保障自身的財產安全呢?
葛源村群眾代表、黨員代表、鄉賢等發言獻策
“關于這個網絡電信詐騙,我是深有體會,平常時不時會收到短信,或者電話,告訴我中獎了,領取需要先付保證金,大部分的時候都能曉得他是騙子,但是就怕一些年齡大的,文化低的中老年人,經不住誘惑,容易上當受騙。我認為,村里應該多做宣傳,多向那些老年人講講不要相信陌生電話,短信,不要輕信他人。”群眾代表楊正云說到。
“我是婦女主任,而被騙的對象也是婦女多,我認為我們應該組織一支婦女宣傳隊,專門上戶點對點地對一些心思活躍的婦女同志進行宣傳。應該在微信群里、朋友圈里等手機平臺上進行大規模的宣傳網絡詐騙的幾種手段,鎮里或者村里都可以搞幾個舉報箱什么的,大家一旦發現這種情況,立馬向鎮村里舉報。“葛源村婦女主任許藝珍說到。
相關部門專家進行反詐騙宣傳教育
葛源鎮派出所民警李志剛對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進行科普與講解,并列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一、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
二、不透露:鞏固自己的心理防線,不要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短信的誘惑。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咨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
三、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尤其,中老年人和婦女同志要格外引起注意。還有一些公司財務人員和經常有資金往來的人群等,在匯款、轉賬前,要再三核實對方的賬戶,不要讓不法分子得逞。
四、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并提供騙子的賬號和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
會議表決
會上,大家對協商的幾個提議表示一致通過:
?(一)每個村小組召開群眾大會,組建由黨員、婦女小組長參與的宣傳隊伍,上門入戶、點對點的對全村村民進行宣傳教育。
?(二)利用條幅、廣播、流動廣播、手機平臺等進行全覆蓋宣傳。
?(三)公布葛源村舉報電話0793-5677001;在葛源村委會大門口設立舉報箱。
會議強調,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是當前一項重要工作,要切實提高村民們的防騙意識,讓廣大村民充分認識到販賣“兩卡”是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行為。參會人員要把學到的防范電信詐騙知識與家人、鄰里分享,人人做到提高警惕,掀起全民反電詐、防電詐的浪潮,讓電信網絡詐騙無立足之地、無行騙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