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剛出生的嬰兒送到托育機構照顧,家長們是否放心?托育機構收費太高,年輕的上班族能不能負擔得起?老人們不認可托育服務該如何應對?從事托育服務的人才隊伍供給不上怎么辦……不得不說,這些問題很現實、很棘手,也是全國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民進中央及多位全國政協委員提交了關于提高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完善普惠托育服務供給的相關提案。其中,《關于提高嬰幼兒照護質量,讓家長安心送托的提案》入選今年全國政協72個重點提案選題。
與幼兒園不同,托育機構照顧的對象是0-3歲嬰幼兒,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社會最柔軟的群體”。研究表明,我國城市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供需矛盾較大,托育機構運營成本高、收費標準高,有的家庭托不起,同時機構又收不滿,未來或將出現大量托位閑置現象。
多年來,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衛健委主任黃紅霞一直呼吁大力推動用人單位提供托育服務,特別是三級綜合醫院、高校要率先行動。她認為,現在的三級醫院本身醫療任務繁重,希望有關部門提供一些政策支持,減輕他們的負擔,這樣也有助于解決托位不足的矛盾。
全國政協委員,清大筑境(北京)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許進也認為,應鼓勵兒童醫院和婦幼保健院開設附屬托育機構并給予場地支持,發揮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員優勢,使幼兒能夠得到專業的良好的照顧。社區統籌開設托育班,由社區和社區醫院聯合成立托育機構,就近解決居民的托育需求。鼓勵國家部委和大型企業、機構開辦托育班,以解決本單位職工的后顧之憂。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賈楠建議,通過今年開展的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對幼兒園和托幼機構進行精準摸底,掌握現有的存量、能力資質、設備等情況,與當地人口年齡結構信息相匹配,再經過綜合分析和比較,更好確定當地政府支持創辦幼兒園和托育機構的數量。
除了托位不足的問題,也有一些家長對托育機構的照護質量心存擔憂。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專門做過重點課題研究,她在跟蹤調研中發現,大量家長沒有強烈送托意愿的主要原因是對托育機構照護水平持懷疑態度。她建議,一方面要盡快完善制度建設,讓托育機構有章可循,建立托育機構從業人員黑白名單制度,對不良從業人員信息上傳平臺實現共享。另一方面,從高校入手,鼓勵支持相關專業的職業院校擴大招生規模,抓緊制定中職院校的教材,健全托育服務人才繼續教育認證制度。
委員們關切,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并不斷探索推進相關工作。
今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改委發布關于命名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的通知,決定命名河北省石家莊市等33個城市(區)為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今年5月,全國總工會、國家衛健委聯合公布75家用人單位為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下撥750萬元專項資金,對這些單位進行資金補助。除了解決本單位職工托育服務需求,這些托育園還面向社會接收適齡嬰幼兒,為周邊無法開展托育服務的單位職工解決子女照護難題。
可以說,這些務實舉措有力提高了托育機構嬰幼兒照護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馬璐認為,要及時總結全國75家愛心托育用人單位經驗,并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加大宣傳力度。要建立家庭、社區、用人單位、社會四位一體的有效銜接機制,推出規范性指引,開展托育服務從業人員勞動技能大賽、金牌保育師評選等。
做好托育工作,彰顯民生情懷、折射社會溫度。不斷提升嬰幼兒照護水平,讓越來越多的家庭享受到普惠托育的紅利,是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題中要義。這項工作不僅瞄準當下,更是著眼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