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峰縣工業和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計劃
一、預期目標
工業經濟運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增長7.34%;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16.6%。
工業投資:完成工業固定資產增長17.6%,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0%,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固投比重達到40%。
企業培育: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戶;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6戶。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8戶,通過認定5戶。
開發區發展:營業收入增長13.4%;利潤總額增長15%以上;新建成工業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
企業技術創新:列入省級新產品試制3個,完成驗收1個;培育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通過認定1家。
兩化融合:新增深度上云企業30戶;新增兩化融合示范企業5戶;新增1戶企業啟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
綠色安全發展: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3個百分點;切實減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較大事故,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
二、主要工作
(一)推動主導產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按照產業“高大上、鏈群配”發展路徑,全力穩產業鏈供應鏈,深入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升級版。策應市委市政府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開發區“三年倍增”行動,不斷壯大首位產業和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鋰電新能源產業。有色金屬產業聚焦有色金屬精深加工,不斷推進有色金屬產業向下游精深加工領域延伸和拓展,提升產業配套能力和整體規模效益。深化與江西理工大學先進銅產業研究院戰略合作,加快完善有色金屬產業發展體系,全方位補鏈延鏈強鏈,增加有色金屬中后端份額。機械制造產業聚焦機電汽配,發展一批先進裝備制造企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年營業收入力爭達8億元以上。鋰電新能源產業聚焦鋰資源開發利用,搶抓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歷史機遇,高標準建設鋰電新材料產業園,打造新的產業集群。
(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一是持續推進“工業項目大會戰”,全年調度推進的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20個以上,其中:計劃新開工項目10個以上,計劃完工或部分投產項目10個以上,調度推進的重大工業項目,全力破解項目建設中的要素保障問題,確保項目有序推進。二是開展新一輪的技術改造,引導企業開展智能化、綠色化、信息化技術改造,力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幅達30%。
(三)推進工業主體發展。按照“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育龍頭”工作思路,培育壯大企業主體。著重抓好企業入統工作,加強企業入統目標管理和業務培訓工作,確保能統盡統、應統必統,全力完成年度工業企業入統目標。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規上工業企業R&D投入強度達1.84%,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體量,全年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戶。引導企業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促進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積極組織企業開展省級新產品申報。做好企業技術中心挖掘培育工作,組織申報一批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確保完成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1戶。持續開展好“開拓市場萬里行”活動,提升市場占有率、行業競爭力,全年幫助企業新簽訂單100億元。
(四)推進平臺提能升級。完成6.88平方公里擴園調區步伐,全力開展土地征用及平臺拓展,平整土地700畝,新建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以“騰籠換鳥”“退低進高”等措施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提高土地承載能力,力爭全年“騰籠換鳥”10家以上。加快推進道路、供水、電力等工程建設,完成廻垅路南延順接城鋪大道、港邊路南延順接新320國道、規劃三路建設,新建城鋪大道供水管網1.1公里,完成工業污水處理廠三期項目建設,逐步推廣園區集中供熱,加快完善園區配套功能。
(五)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引導企業開展內外網改造、上云上平臺,開展“兩化”融合體系建設,著重培育達到基礎要求的企業啟動兩化融合體系貫標。加快推進和豐環保、興南環保、凱怡實業、耀泰銅業等企業實現產業數字化智能制造轉型,以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轉型發展,提升企業、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六)堅持綠色安全發展。持續深入推進綠色發展,積極推廣應用國家級、省級綠色技術,培育綠色技術創新企業,引導企業創建綠色制造名單,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級、省級綠色園區、綠色工廠和節水標桿園區、節水型企業。加大力度推廣預拌砂漿應用。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按照“三管三必須”的要求,加強安全生產領域法律法規學習,推動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風險管控體系建設,推進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加強民用爆炸物品行業安全生產監管。
(七)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強化“百般呵護企業家,充分尊重企業家”理念,統籌用好“企業特派員”、“企業管家”等工作機制,了解掌握重大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加強部門協調,及時幫助企業(項目)解決困難和問題。實行企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集中要素資源,組織相關部門做好手續辦理、開工、投產、入統等各環節服務保障,推動項目盡早投產達效,打造“橫好辦”金字招牌。進一步完善分行業、分領域的項目庫建設,爭取更多的企業(項目)獲得上級支持。持續開展清欠工作,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八)強化運行監測調度。成立工業經濟運行工作專班,通過橫向比較,縱向分析,夯實工作基礎,準確把握工業經濟運行走勢,緊盯工業經濟中固定資產投資和新增規上企業兩個短板弱項,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早研判、及早預警,為領導決策提出積極建議。實行工業主要經濟指標月通報制度并提出工作建議,指導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全縣工業高質量發展績效評估辦法,強化評估結果運用。
(九)加強隊伍建設,堅持以全面從嚴治黨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縣有關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增強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培訓,提升工信干部隊伍業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