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格預算,突出重點,全力以赴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落實縣委縣政府發展戰略,支持重大項目建設。三是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做好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工作,重點解決好涉及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保障政府惠民實事全面實施到位。
二、防范風險,穩中求進,加快財政經濟轉型步伐。一是堅決遏制政府隱性債務增量。要穩妥推進現有融資平臺公司轉型,通過兼并重組、整合歸并等方式,依法剝離其政府融資職能,真正實現市場化經營和融資。二是嚴格執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制度,開好債券融資“前門”,規范政府融資行為,嚴格落實到期債務償還責任,積極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建立健全政府債務常態化監管和風險預警機制,切實防范化解債務風險。
三、深化改革,勇于創新,全面提升財政績效水平。一是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積極推行政府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加大專項資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財政結轉資金與預算安排統籌結合的機制。硬化預算約束,嚴格預算編制和執行,堅持無預算不開支,有預算不超支。二是深化國庫管理改革。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業務電子化管理和全面推進非稅票據電子化改革。三是規范財政庫款和銀行賬戶管理,全面清理、限期收回已經發生的往來財政借墊款;進一步加大存量資金盤活、清理、整合力度。四是推進績效管理改革。強化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實行財政資金全程監管、績效評估和責任追究,逐步將績效評價覆蓋全縣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