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解讀 橫峰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解讀
一、規劃基礎信息
1、規劃范圍
橫峰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用地范圍:南接新320國道,北至興安大道,西臨上萬高速,東至廣場東路延伸段和人民大道,面積約為7.15平方公里(715.35公頃)。
2、規劃期限
考慮開發中存在的動態因素,依據園區發展的功能合理性和相對獨立性,將規劃分為兩期:(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其中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受規劃年限的限制。
3、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19
2、《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 2018
3、《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2023
4、《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標準》 2018
5、《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 2016
6、《江西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導則》2024
7、《橫峰縣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報告》 2021
8、《江西省建設用地指標》 2018
9、《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管理辦法(試行)》
10、《橫峰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11、《橫峰縣城市規劃相關管理規定》 等
4、規劃傳導
對接《橫峰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及《橫峰縣第十四個五年規劃》,落實《橫峰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對本規劃功能分區的劃定成果,明確園區作為“有色金屬產業加工基地”和“工業強縣”核心載體的功能定位。落實《橫峰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延鏈、補鏈、強鏈”的產業發展要求,同時與橫峰縣市政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橫峰縣綜合交通專項規劃、橫峰縣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等各專項規劃協調。全面落實《橫峰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確定的城市“四線”以及主次干路走向、紅線寬度等剛性要素。聚焦縣經開區主引擎,進一步推進“一區兩園”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道路系統、完善市政設施,全面強化經開區低效空間再利用,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平臺,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二、規劃背景與定位
1、規劃背景與目的

橫峰經開區于2012年被省工信廳批準為“江西省有色金屬產業加工基地”,近年來,為認真貫徹落實“1269”行動計劃,促成相關企業和機構落戶園區;促使國家產業政策落地,積極為園區建設、園內企業發展爭取項目資金和政策支持;提升銅基新材料先進制造業集群協作融合、一體發展;進一步推動橫峰經濟開發區開展現代化鋰新材料園區建設;落實“工業強縣”戰略,促進橫峰經濟開發區的土地合理利用和各項建設協調、健康、有序地發展;特編制本控制性詳細規劃。
2、目標定位
1.功能定位
以現狀形成的橫峰經濟開發區為基礎,打造鋰電新產業,完善原有色金屬加工產業鏈,積極開拓新興產業,實現老舊企業的“騰籠換鳥”,打造產業研學一體化新型開發園區。
2.發展目標
成為江西省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鋰電新材料產業集聚區;上饒市工業經濟重要增長極,對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
3.規模控制
總建設用地715.35公頃。
三、空間布局規劃
1、空間結構
確定“四軸、一核、多版塊”的規劃結構體系。四軸是以岑陽大道、迎賓大道為園區的主要發展軸線;創業大道、城輔大道為園區的次要發展軸線構成的園區“井”字型空間發展網絡。一核是位于迎賓大道與創業大道交匯處園區行政服務核心。多版塊是指依據園區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確定的鋰電新能源版塊、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版塊、電子信息版塊和機械制造版塊。

2、用地布局
控規主要為工業用地,以二類和三類工業用地為主,集中位于鋰電新能源版塊、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和電子信息版塊;考慮將來園區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園區提質升級的目標,布置少量的一類工業用地,主要位于縣城建成區的西面機械加工版塊。規劃工業用地624.97公頃,占整個建設用地86.78%。
倉儲用地由縣城統籌安排在九甲產業園片區設置物流產業基地,故園區規劃用地范圍內不重復設置集中倉儲用地。
商業服務業用地于人民大道與320國道交匯處,用地面積為0.66公頃,占城市建設總用地的0.09%。
居住用地面積為1.04公頃,為現狀建成住區,占建設總用地的0.15%。

四、核心管控指標
1. 用地分類與兼容性
用地細分:按照《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將用地劃分為41個控制地塊。
兼容性規則:工業用地采取向上兼容的原則,即二類工業用地兼容一類工業用地,三類工業用地兼容二類工業用地。
2. 開發強度控制
核心指標:容積率、建筑系數、綠地率、建筑高度構成“強度四要素”。本控規以工業用地為主。工業用地容積率控制在0.8-1.2,工業用地建筑系數控制在40%-45%,工業用地綠地率小于20%,工業用地建筑限高小于24米,但個別重點地塊的限高可依據城市設計的要求調整。
五、配套服務與基礎設施
1、道路系統
1.道路等級劃分:主干道:道路紅線寬度26-48米,雙向4-6車道;包括端章大道、岑陽大道、創業大道、興業路。次干道:道路紅線寬度20-26米,雙向2-4車道;包括高鐵北路、葛源路、廣場東路等。支路:道路紅線寬度12-20米,連接主干道與次干道。
2.路網結構:規劃采用“兩橫兩縱”主干道框架:分別為橫向的端章大道、興業路和縱向的岑陽大道、創業大道。
3.靜態交通:園區內工業企業內部自設停車位,滿足貨運及員工需求。社會停車場一處位于和豐環保公司東側,面積2.93公頃;停車標準按工業地塊按每1000㎡建筑面積配建0.5-1.0個車位;商業地塊按每100㎡建筑面積配建1.0-1.5個車位。

2、市政基礎設施
依據上位規劃,原有市政設施用地予以保留。園區新建一座一級消防站、污水廠根據發展現狀調整到園區外南部,市政設施用地總面積6.10公頃。
3、綠地系統
規劃根據園區功能布局及自然環境要素,提出一核、四軸、的有重點、有特色的園區綠地系統。
(1)一核是以園區西北部的水體為核心形成的大面積綠地構成園區綠核。
(2)四軸是以滬昆高鐵、新320國道的防護綠地形成園區兩條東西向的生態軸線,迎賓大道、岑陽大道兩側的綠化帶構成的東西向和南北向景觀軸線,共同構成園區“豐”字型綠地系統。總規模23.51公頃(占建設用地3.29%)。

4、消防規劃
規劃消防站1座,位于港邊路以西與高鐵北路以北,占地0.61公頃;服務半徑4-7平方公里,覆蓋園區全域。
5、人防規劃
利用園區西北部社會停車場設置防空集結點。
六、實施保障
1.本規劃的解釋權歸橫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規劃自批準之日起生效。
2.本規劃由法定文件、技術文件、附件和數據庫四部分組成。
3.法定文件包含《規劃文本》和《規劃圖則》,二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應同時使用、不可分割。
4.本規劃適用于橫峰經濟開發區規劃范圍內各地塊以及各類用地建設的規劃管理工作,并作為下一步規劃設計及工程設計的依據本規劃未涉及的指標應符合國家、江西省和橫峰縣的有關規定。
解讀單位:橫峰經開區
聯系電話:0793-5665565
